【原文】: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1),被发及地(2),搏膺而踊曰(3):“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4)。”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5),召桑田巫(6),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麦(7)。”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8),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9),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10)。”其一曰:“居肓之上(11),膏之下(12),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入献麦(13),馈人为之(14)。召桑田巫,示而杀之(15)。将食,张如厕(16),陷而卒(17)。
【提要】:
晋景公有病,梦见两个小人儿潜入膏肓,不治而死;此典入诗多代指病魔或喻不治之症。
【词目】:
【二竖】1396 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炯炯一心在,沉沉二竖婴“(7.2351)。婴:缠,加。
【晋竖】1397 韦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20.8005)。又《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殷牛常在耳,晋竖欲潜肓”(20.8027)。潜:藏。
【膏肓】1398 元稹《哭吕衡州六首》之一:“髀股惟夸瘦,膏盲岂暇除”(12.4504)。髀股:大腿。皮日休《吴中言情寄鲁望》:“爱酒有情如手足,除诗无计似膏肓”(18.7070)。除诗:废诗,不作诗也。罗隐《投所思》:“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19.7572)。郢匠:见“匠石运斤“篇。周昙《景公》.“晋侯徒有秦医缓,疾在膏肓救已迟”(21.8341)。徒有:空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