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钱起

钱起(710?~782?),字仲文,排行大。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玄宗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一(一说天宝九年),授秘书监校书郎。安史之乱起,逃难在外。肃宗至德二年(757)在长安迎肃宗还京。乾元元年(758)前后任蓝田县尉,与隐居终南山的王维酬唱,得王维称许。宝应二年(763)后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为考功郎中、太清宫使。钱起诗才清逸,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因久历台阁,诗多应景献酬之作。长于饯送,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达官贵人出使作牧,若无二人以诗相饯,时论鄙之。其诗不甚接触社会现实,然艺术水平较高。高仲武谓其“体格新奇,理致清赡”(《中兴间气集》),列于大历诗人之首。其诗众体兼擅,不拘一格。歌行风华流丽,为大历翘楚;古诗清空工致,在盛唐浑厚质朴之外别开一境,近体闲雅纤秀,语言洗练,足以代表大历诗风。五绝《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步武王维《辋川集》,别有恬淡趣味。

霁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

本诗为《江行》一百首的又一首。

“霁云”,原指雨后天晴的淡云,此指天将放晴但尚未放晴之际空中的淡云。“疏有叶”,写天空的淡云疏疏朗朗,宛如片片树叶飘飘荡荡。“雨浪”,雨中的浪花。“细无花”谓雨点敲击在江面之上连小小的浪花亦不泛起,这里显然是说雨势很小。面对忽晴忽雨,瞬息万变的天气,旅行者对是否远行当然会有所考虑的。可是,钱起对此却毫不畏惧,诗人用一“稳”字,表明了诗人出行的决心。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并未把这种出行看作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一定要把它提得多么高,而是用“稳放扁舟去”一语,淡淡出之。正是在这貌似平淡的言词之下,诗人博大的胸襟、举重若轻的气度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钱起之所以能以如此气魄吐此大言,是因为他坚信,“江天自有涯”,也就是说,无论江行多么遥远,无论天际多么遥远,更无论江行中有何困难,路,总归是有尽头的。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走到目的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