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八岁始入仕途。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在监察御史任内,他曾因关中大旱,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触怒君王,被贬阳山令。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有功,迁升刑部侍郎。二年后,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几乎被杀,幸有裴度等人营救,改贬潮州刺史。穆宗即位,他奉诏回京,任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韩愈是儒家正统思想的热烈提倡者。他反对中唐的藩镇割据,拥护王朝的统一;提倡仁政,反对暴政。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词汇丰富,句式多变,音节铿锵,骈散相间,想象丰富。他所创造的许多词汇至今仍被人们广泛运用,如“细大不捐”、“动辄得咎”、“不平则鸣”、“俯首帖耳,摇尾乞怜”、“杂乱无章”、“落阱下石”等。在中唐诗坛上,韩愈还是一位勇于独创的诗人。他的诗歌力纠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同时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求险怪的风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的诗歌向以险怪著称,象这首诗那样写得如此平易圆润实属罕见。张十八,指张籍,因他在兄弟排行中位居十八,故称。水部,指当时张籍担任的水部员外郎之职。

首句之“天街”即京城中的街道,“润如酥”极写小雨的纤细。可是,正是这场纤细的小雨,催开了草种,大地上冒出了些许纤纤细芽。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似乎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色,这正是早春的草色。“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写尽了早春草色的那若有若无的特点:远望一片青色,近看却只有极为纤细的嫩芽,稀稀朗朗,反倒什么颜色也没有了。诗的前两句可谓将早春之景已写绝写活,后两句则是对早春春色的赞美。诗人抓住早春春色与仲春春色的对比,也即抓住“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烟柳满皇都”的对比,盛赞早春景色绝对胜过京城处处烟柳的仲春景色。在作者看来,那若有若无的早春草色,代表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代表着生命的活力。而烟柳,特别是“满城烟柳”,由于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因为“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严冬未尽,春寒料峭,突然看到一片极淡极淡的早春草色,怎不让人又惊又喜呢?因为这毕竟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是春天到来的最早信息。而到满城烟柳之时,柳树的绿色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作为生命活力象征的意义。所以,诗人才直言不讳地称早春之时为“最是一年春好处”。

作为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篇来说,韩愈此作当为一篇佳构。但是,这篇作品的深刻寓意并非仅仅局限于此。它告诉人们:追求新鲜,永远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原动力之一,此其一;只有充满生命活力的景色最美,此其二。一首小诗,能够包容如此丰富多彩的美学原理,这正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