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太傅,后人因称白香山、白傅或白太傅。他的一生以44岁贬江州司马为界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他“志在兼济”之时。29岁举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在左拾遗任上,他写作了《秦中吟》、《新乐府》等著名的政治讽喻诗。元和十年(815)因首先请捕盗贼得罪权贵,遂贬江州司马。后期,是他的“独善其身”时期。在遭逢仕途挫折之后,白居易不敢再过问政治,而是力求外任,以仕为隐、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代替了讽喻诗。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于洛阳,葬龙门。白居易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最伟大的贡献和影响是继承了从《诗经》到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倡导了一场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即新乐府运动。他的现实主义诗论和创作对这一运动起着指导和示范作用。白居易的另一重大影响是形成一个“浅切”诗派,即通俗诗派。由于语言浅易近人,他的诗歌流传于社会各个阶层直至国外。他的《长恨歌》、《琵琶行》流传更广,影响也更为久远。传世文集为《白氏长庆集》,诗近3000首,居唐代诗人之冠。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本诗讲祸福得失的转化。这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老子·五十八章》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诗人这里把这二句简言为“倚伏”。首句说,人世间的祸福并无一定。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是祸的隐藏之地。次句的“尘网”指人世,古人视人世为束缚人的罗网,故言。此句说,人世间的各种俗事如同罗网一样束缚着人们而无有止休。颔联首句说,祸福的往返如同车轮转动一样周而复始。“回还”,即回环。“毂”,原指车轮的中心部分,此指整个车轮。“荣枯”,本指草木的盛衰,此指政治上的得意与失意。“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较)胜负。”全句说,得意与失意的反复无常如同玩藏钩游戏一样,令人捉摸不定。颈联首句说神龟虽然能通灵性,最终却不免遭人杀戮的灾难。“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常用龟甲占卜,故言。《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拨)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仲尼曰:‘神龟……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不能避刳肠之患。’”次句说,塞翁丢了马应该再也没有摔断腿的忧虑了。塞翁失马见《淮南子·人间训》。首句言福乃遗祸,次句言祸乃遗福。尾联二句总说弈棋的输赢也只有到结束之时才可知道,以此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祸福相依,荣枯相形: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一个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了的辩证法。本诗对此作了较详尽的发挥。但是,一般泛泛的讲转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讲转化离不开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转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