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史记》卷二《夏本纪》:当帝尧之时(1),鸿水滔天(2),浩浩怀山襄陵(3),下民其忧。于是尧用鲧治水(4)。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5)。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6),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7),乃殛鲧于羽山以死(8)。于是舜举鲧子禹(9),而使续鲧之业(10)。禹为人克勤,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11),乃劳身焦思,手足胼胝(《索隐》述赞)(12),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13),致孝于鬼神。卑宫室(14),致费于沟洫(15)。载四时,以开九州(16),通九道(17),陂九泽(18),度九山(19)。……遂成大功,天下于是平治。
【提要】:
夏禹治水,辛勤劳作,手足胼胝,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成大功,为世代所歌颂。
【词目】:
【夏氏胝】3285 皮日休《虎丘寺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乃造化者方外之材乎遂赋以见志》:“突兀方相胫,鳞皴夏氏胝”(18.7062)。突兀:高出貌。方相:方相氏,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驱疫,貌可怖,俗称“险道神”。胫:指脚骨两旁突出处。
【胼胝苦】3286 胡曾《嶓冢》:“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19.7432)。别:辨。
【儿啼不窥家】3287 李白《公无渡河》:“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5.1680)。儿啼:《列女传》:“塗山氏长女夏禹取以为妃,既生启,……启呱呱泣,禹去而治水,三过其家,不入其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