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牵裾


【原文】:

《三国志》卷二十五《魏志·辛毗传》:文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1)时连蝗民饥(2),群司以为不可(3),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4),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何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5)。”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6),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7),安得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8),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9),帝遂奋衣不还(10),良久乃出(11),曰:“佐治(12),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食也。”帝遂徙其半。

【提要】:

魏文帝曹丕要移民,因连年灾荒,群臣认为不可,在曹丕盛怒之下,均不敢言。辛毗劝阻,曹丕不听,起身入内,辛毗便拉着他的衣襟,曹丕被迫答应迁移一半。

【词目】:

【牵裾】3445 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不才同补衮,奉诏许牵裾”(7.2515)。补衮:补皇帝之过失:又唐代谏官“补阙”之别名。又《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7.2574)。又《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7,2437)。

【辛毗切谏】3446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理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13.4825)。定国,详“于公决狱”篇。切谏:极力劝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