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荀子·大略》:子夏贫(1),衣若悬鹑(2)。人曰:“子何不仕(3)?”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
【提要】:
子夏贫穷,衣服补补纳纳,好像鹌鹑身上的花斑。鹑尾秃,似衣之短结,故敝衣称鹑衣,“鹑衣百结”典出此。
【词目】:
【鹑衣客】4307 齐己《荆门疾中喜谢尊师自南岳来相里秀才自京至》:“鹤氅人从衡岳至,鹑衣客自洛阳来”(24.9566)。鹤氅人:喻神仙。鹑衣客:喻贤儒。
【鹑衣】4308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奉呈湖南亲友》:“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7.2574)。乌几:乌皮几,几案类用具。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4.1526)。井税:古田税之一,此处代指农家。鹤发:喻老人白发。
【鹑服】4309 骆宾王勃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3.856)。碎:破。蜗庐:喻陋室。李端《暮春寻终南柳处士》:“庞眉一处士,鹑服隐尧时”(9.3275)。庞眉:谓老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