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甫
李山甫,生卒籍里不详。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累举进士不第。为人豪侠爽直,恃才傲物,横对流俗。曾依魏博(今河北大名东北)幕府为从事,后不知所终。“诗文激切,耿耿有齐气,多感时怀古之作”(《唐才子传》卷8)。《全唐诗》存诗1卷。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垓下之后,曾打算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亦备船迎接,并且告诉说,江东之地虽小,可是土地有数千里,人口有几十万,也足以值得称王了。眼前只有我这儿有渡船,刘邦的追兵到江边也无法渡河。项羽笑道:天要我亡,我还渡江干什么?何况我项籍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进,现在无一个生还,即使他们爱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他们即使不说的话,我心里能不惭愧吗?于是和追来的汉兵激战后自杀。李山甫此诗即是针对这段历史事实而写。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二句说,战败为贼与战胜为王都是历史的偶然,何必要羞于见到江边的渡船呢?刘胜项败,本是历史的必然,是由诸多因素所促成的,诗人于此却避而不谈,仅以“尽偶然”三字一笔略过。作者所关注的是,项羽缘何自刎?依《项羽本纪》所载,项羽原确实打算渡江,可是乌江亭长的停船候渡却使他在江东父老的怜爱与个人兵败的对比中羞惭自杀。“汉江”,汉水,此指长江。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二句说,以长江为界与刘邦平分天下尚且嫌少,是不非要等到死后让人给你的庙宇烧香烧纸才满意了呢?“停分”,即中分,平分。“赠纸钱”,即祭奠。民间凿纸为钱,祭祀时烧化给死者,意即供死者所用。作者埋怨项羽未能选择平分天下的方略渡江再战,却选择了身刎乌江的错误方略。项羽之死引发了许许多多后人的议论,其中晚唐杜牧的《乌江亭》和本诗的观点最为相近,杜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山甫此作亦是批评项羽不肯渡江,至于能否与刘邦“停分天下”亦另当别论,但在渡江再战与乌江自刎之间选择后者,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的意见应当说是可取的。
项羽在失败面前自刎而死,但却留给后人许多值得思索的问题。如何对待失败,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