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
吴融(?~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小力学,文词富赡。曾隐居茅山西,徙居长洲。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旋为韦昭度辟为掌书记,随军讨蜀。累迁侍御史,乾宁二年(895),因事贬官,流寓荆南,依节度使成汭。次年,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天复元年(901)擢为户部侍郎,是年冬,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避难凤翔。吴融扈从不及,流寓阌乡。三年,召为翰林学士,迁翰林承旨学士,卒。吴融工诗善文,其诗多纪游题咏、送别酬和之作。辛文房称其诗“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唐才子传》卷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遗风”(卷151《唐英歌诗提要》)。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杨花,即柳絮,亦称柳绵,实为柳树种子所带的白色绒毛。
首句“不斗秾华不占红”,写杨花的平凡自守。在姹紫嫣红、百花竞放的春色中,杨花实在是太普通太平凡了,论其色彩,论其形状,它都不可能与惹人喜爱的桃李相比。可是,杨花对自己的色彩、形状自有其清醒的认识,它不去与桃李花一争高下,也不与百花争占色彩之中最鲜艳的红色,而是自甘寂寞,严于自守。“秾华”,即繁花,此指花朵的艳丽。一个“不斗”,一个“不占”,道出了杨花对人对己的理解。次句“自飞晴野雪濛濛”,写杨花的自信。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杨花是柳树在其繁殖过程中的衍生物,完成了种子的发育成熟,自然要飘落大地。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不与百花争奇斗艳的杨花无声无息地飘洒在晴空碧野之上,白茫茫,雾濛濛。它并不因比不上百花而羞惭,而是沉着自信地走着自己的必经之路。
末尾二句“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掉转笔锋,从花与风的关系上盛赞杨花胜过百花。从“秾华”与鲜“红”的角度来看,“百花”无疑胜过“杨花”;但是,“百花”在春风中纷纷下落,“杨花”在春风中飘飘洒洒。一个“长恨”,一个“独爱”;一个“秾华”而不耐风吹,一个无“秾华”而不畏风吹,泾渭何其分明!
杨花实为极轻极轻的白色绒毛,故而在春风中才会漫天飘洒,给人以漫舞春风之感,所以诗人才高吟“唯有杨花独爱风”。“百花”与“杨花”相比,“秾华”者未必经得住风雨,外表的鲜艳夺目并不能决定其内在的东西。相反,杨花没有鲜艳的外表,没有惹人喜爱的颜色,但却经得住风雨侵袭。因此,从纯粹的观赏角度来看,“百花”是符合要求的;从人化自然的角度来看,“杨花”的重内涵可以给人以启迪和联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