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江苏徐州)人。16岁时以文谒曾巩,受曾巩的赏识,留而受业。当时王安石以经义之学取士,陈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元丰四年(1081)曾巩奉命典五朝史事,荐陈师道为属员,终因他未曾登第而未果。元祐二年(1087)由翰林学士苏轼、傅尧谕、孙觉等举荐,起为徐州府学教授。元祐四年(1087)苏轼出任杭州太守,路过南京(河南商丘),陈师道赴南京送行,被劾擅离职守,罢职。复职后调颖州教授。绍圣元年(1094)被朝廷视为苏轼余党,罢职回家。陈师道家境贫寒,或经日不炊,但仍专心致力于写作。元符三年(1100)任秘书省正字。次年感寒疾冻饿而死。陈师道一生清贫自守,以苦吟著名。时人谓其登临得名时,急归闭门苦吟。家人知其作诗,连猫狗都要赶走,黄庭坚称之为“闭门觅句陈无己”(《病起荆江亭即事》)。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25人“以为法嗣”。元初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以杜甫为江西派初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确立了陈师道在江西诗派中仅次于黄庭坚的地位。陈师道于词颇为自许,但现存作品缺少精彩之作。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这是一首讲人生适意之时太少的诗篇。

诗的首二句连举二例。一为读书,一为见客。就读书而言,真正让人满意,读起来能获得极大精神享受的书籍,往往很快就读完了。就见客而言,一些让人见后能使自己非常满意的客人,往往盼不来。诗篇以“快意”与“易近”连用,以“可人”和“不来”连用,诉说了人生适意之时太少带给诗人的痛苦。

诗的后二句举此以例余,由读书、见客上升到“世事”。作者由此悟出,人世间的事情让人难以称心者太多了,一生中真正令人开怀畅意的时光能有多少呢?

人生有“快意”“可人”之时,亦有不尽人意之时,这正是人生最正常的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诚然,人们都渴盼自己能多一点“快意”“可人”,少一点不尽人意。但是,二者也只能是多与少,而不可能是有与无。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方可在“快意”“可人”之时保持冷静,在不尽人意之时达观处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