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又和风雨二首(之一)

又和风雨二首(之一)


杨万里

杨万里(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在文学史上,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

杨万里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至太常丞、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平生主张抗金,秉性刚直,不畏权贵,遇事敢言。

杨万里作诗始学江西派,继学王安石及晚唐,最后抛开前人,自成一家,形成诚斋体。在内容上反对摹拟前人,从日常生活中摄取题材。在表现手法上,反对刻意雕琢,崇尚信手拈来,一挥而就。在语言上,反对因袭陈言,提倡清新活泼,通俗自然。作品今存有《诚斋集》。

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万千重。

“风风雨雨”,即风雨交错。“春穷”,即春尽,春天逝去了。着一“又”字则境界全异。它表明作者的惜春之情由来已久,眼看着“又”一个春天的逝去,不禁黯然神伤。诗一开篇即把惜春之情全盘托出,次句则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一笔,着力渲染春归春逝。但和首句相比较,写得更为具体了。首句只是泛言“春穷”春归,此句则从百花尽落这一角度重笔渲染。诗中的“白白朱朱”指百花之色,实际上即指百花。“眼空”,即是眼前皆无,再加一“已”字,说明“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已经是零落殆尽了。可以说,诗篇前二句已经把惜春伤春之情写足写尽了。第三句,一个转折,翻出新意。“老红”,落花也。“一万点”,花瓣遍地也。“老红”的可贵不仅在于它甘愿以已之落地,换来“新绿万千重”,更为可贵的是;那种勇于献身的精神,这即是“拼却”二字。以“拼却”、“换将”相对相承,惜春之情荡然无存,献身精神全出。晚清诗人龚自珍曾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氏所言之“落红”,是“化作春泥”也要“护花”,诚斋所言之“老红”,不惜遍地花瓣也要“换将新绿万千重”;二者换来的代价一是新花,一是新叶,但是“落红”与“老红”的献身精神却同样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人,是要有一点献身精神的。作为个体的人,无论如何长寿,生命总是有限度的。可是,作为人类的群体而言,却是代代相续、生生不息的。因此,作为一个真正具有全人类视野的人,他想到的不应当仅仅是他自己,还应当有他人,特别是后来人。只有如此,才具备了“老红”精神。“老红”因其“老”而在“风风雨雨”中殒落了;但是,生命的节律使卸了“老红”的植物将其全部生命倾注于“新绿”之中。这只是一种自然的代谢。如能像诗中的“老红”那样,把自然的代谢升华为“拼却”的献身,那么“老红”就不再是或不仅仅是自然的代谢,而是一种高尚的自觉的献身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