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之一)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之一)


杨万里

杨万里(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在文学史上,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

杨万里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至太常丞、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平生主张抗金,秉性刚直,不畏权贵,遇事敢言。

杨万里作诗始学江西派,继学王安石及晚唐,最后抛开前人,自成一家,形成诚斋体。在内容上反对摹拟前人,从日常生活中摄取题材。在表现手法上,反对刻意雕琢,崇尚信手拈来,一挥而就。在语言上,反对因袭陈言,提倡清新活泼,通俗自然。作品今存有《诚斋集》。

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杨万里生活的时代,正是江西诗派风靡一时之际。江西诗派做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故此特重典实。应当说这是宋代文化发达,文人学识普遍增广的表现。杨万里早年学习江西派,自然深知江西派做诗的诗法。但是,杨万里经过学江西派,学王安石,学晚唐诗,最终从江西派的“活法”中脱胎而出,悟出做诗要有真情实感这一道理,这正是“诚斋体”得以产生的基础,也是本诗蕴含的诗理。

第一句的“山思江情”,乃是江山情思四字的编排,作品这样编排则是诗作平仄所需。一开篇作者即明言江山是灵性之物,它所蕴含的情思是不会辜负江行之人的。“伊”,你也,此指江行之人。第二句中是首句之意。这里的“雨姿晴态”并非仅指雨天、晴天。山行也罢,江行也好,千变万化的江山胜景是美不胜收,也是难以尽言的。诗中用“总成奇”三字概括了这种难于尽言之美。自然,面对这种“总成奇”的美景,一定会唤起诗人的无限情思,这也即上句所言的“不负伊”。至此,诗的前后二句已融为一体,并且已隐含了末句“只是征行自有诗”之意。第三句以自己悟出的“诗法”与“闭门觅句”的“诗法”作一比较,为逼出末句蓄势。被称为江西派“一祖三宗”之一的陈师道,做诗时用力极勤,相传他平时出行,有诗思,则急归拥被而卧,诗成乃起。有时呻吟累日,恶闻人声,所以黄庭坚称他为“闭门觅句陈无己”(《病起荆江亭即事》)。这里的“闭门觅句”指陈师道一类的作诗之法,作为一种创作态度,“闭门觅句”的严肃认真是令人钦佩的;但是,作为一种做诗途径,则又失之偏颇。杨万里所反对的显然是一种创作态度。第四句,关合前三句的两种创作态度,即江山之行与“闭门觅句”,提出“只是征行自有诗”的论断。无疑,杨氏所言极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可以给人多方面的启迪。江山之行作为生活的一个方面,它可以陶冶人的灵性,唤起人的才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