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豳
曹幽(1170~1249),字西士,号东圳,一号东亩,又作东猷。瑞安(今属浙江)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曾官左司谏。因敢于直言,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合称“嘉熙四谏”。他的诗词现存不多,但颇为精粹。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春天是美好的,春归又是使人伤感的。惜春之情,发挥到极致,便是害怕花儿早开,因为花开自有花落时,物盛而衰,万物皆然。故而当第一片花瓣落地时,人们自然会为春天的即将逝去而格外关注。但是,落花遍地,春归成为定局之时,人们反而不再关注落花了。“门外无人问落花”,即是写此。次句的“绿阴冉冉遍天涯”是对首句的补足。连天涯海角都已布满绿阴之时,无非说明春日将尽。这二句可谓紧扣题面“暮春”二字。
“林莺”,即林中黄莺,亦算黄鹂。这种鸟春夏秋生活于我国,冬季迁往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此鸟的叫声宛转动人,常被用作观赏鸟。诗中的“无声处”,即无声之时,也即此鸟继续北移,消失于我国南方之时。诗人认为,暮春来临,“林莺”的鸣叫已渐渐听不到了;可是,“春草地塘”边的蛙鸣同样悦耳可心,故此方有“独听蛙”之举。
曹豳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诗人,初春的黄莺,鸣声悦耳称心,固然值得人们喜爱。但是,随着季节的推移,暮春一至,黄莺北移,悦耳可心的“莺啼”渐渐已不常闻了。可是,随着初夏的来临,池塘之蛙又开始鸣叫了。大自然永远不会是无声的。蛙鸣聒耳,常常不为人们喜爱,特别是和黄莺相比,更显示了高下优劣之分。作为一位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撷取美感的艺术家来说,他会从蛙鸣之中领略到另一种生命之歌。可见,只有具备健康乐观的心灵,才会体察出世间的美好。在消极灰暗的目光里,世界永远没有色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