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少学于程颐,绍圣元年(1094)中进士。宣和中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宋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累迁中书舍人。宋高宗朝官至尚书右丞。他为人刚直,志虑忠纯。徽宗朝,极言财力匮乏,请罢花石纲运;高宗朝,屡辩宗泽无过。其诗“吐言清拔,不露伉厉之气(《四库全书总目》);其文坦率光明。
杖履寻常行乐处,不论小径与幽亭。
谁知苍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点青。
“杖履”,即柱着拐杖,穿着鞋子,这是形容诗人游山的兴致。“寻常”,即平常。首句言,柱着杖,穿好鞋,走遍平日行乐的各处。次句的“不论小径与幽亭”是首句的补充说明。“小径”也好,“幽亭”也罢,只要是平日游乐的地方,诗人可谓无处不到。本诗的前二句重在突出“全”字,强调诗人的踪迹走遍了所有值得玩味、令人悦目之地。这就为下文另辟新意蓄好了势。
诗的三、四句翻上一层,说作者的踪迹尽管走遍了平日游历的所有“行乐处”,谁知道在苍苍莽莽的千山之处,还露出仙山的一点点青色,令人惊讶良久。显然,这“苍莽千峰”是作者平日看熟看惯了的。而“苍莽千峰”外的“仙山”则是作者平日从未注意而绝未见到过的。尽管这“仙山”只是露出了“一点青”,但这已足以使诗人惊讶不已了。这倒不是因为“仙山”与“千峰”有多少不同之处,而是在诗人平日的心中,“寸碧亭”一带的景色,他早已看熟看惯看尽,而且他也深信,这一带的美景他早已经穷尽了。如今,竟然在他自认为已经穷尽之处,又来了个“仙山一点青”。新的美景虽然值得自己去领略、欣赏,而新的发现却击碎了诗人平日根深蒂固的自信,这一冲击波对诗人来说是难以承认而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诗中用“谁知”“尚有”表达了诗人不得不接受新的发现的尴尬。
平日游惯玩熟之地,竟然还会有未能穷尽的地方,竟然还会有新的发现,既出意料之外,又在事理之中。对游览者来说,即使在已经非常熟悉、自信已经再没有新的发现的地方,只要去游、去玩,仍然会有新的发现。推而广之,一切人们熟知的客观世界,只要用心,仍然会有新的发现。对“千峰”之景来说,永远是难以穷尽的。面对熟知的客观世界我们无权说我们已经穷尽了它,面对陌生的客观世界,我们更无权说我们已经穷尽了它。人类、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一个个新的发现中演进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