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二十一)

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二十一)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金代作家,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系出北朝魏代鲜卑族贵族拓跋氏,为唐朝诗人元结后裔。元好问的一生经历了金朝由盛至亡的全过程。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为避蒙古兵,他携家寓居福昌三乡(今河南宜阳三乡镇)。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正大八年(1231)秋,蒙古军包围汴京前夕受诏入都。汴京沦陷(1233),被羁管聊城(今属山东)。此后二十余年,他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纂成金诗总集《中州集》,金词总集《中州乐府》等。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卒于获鹿(在今河北省),归葬故乡系舟山下山村(今忻县韩岩村)。元好问的文艺评论涉及诗、词、古文等文体,其中《论诗绝句三十首》最具代表性。他的创作涉足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各个领城,而以诗的成就最高。现存诗歌一千三百多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反映金元之际人民所受天灾人祸之苦,真实具体,最富感染力,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元好问的文学史地位。元好问的词为金朝一代之冠,其词以宋代苏、辛为典范,兼有婉约、豪放诸风格。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此诗讲继承与创新。

“窘步相仍死不前”。“窘步”,语出屈原《离骚》,原指因惶急而不得前行,此指亦步亦趋地追随他人,犹如裹足不前。元好问论诗主张独创,反对亦步亦趋地因袭模仿。因此,开篇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一味模仿古人,那么即使写到死,也不会有任何进步。

“唱酬无复见前贤”。此句是首句的引申发挥。“唱酬”,即与前人、古人作诗唱和。诗人认为,如果亦步亦趋地模仿前人,那么,即使作诗与被模仿的前人唱和,恐怕前人也不会与你相和。因为,文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创造。离开了创造,写出来一些假古董,前人怎么可能首肯认同呢?

“纵横正有凌云笔”。每个人的写作,都可以而且应当恣肆横行,不为前人所囿,用自己的凌云之笔,写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来。

“俯仰随人亦可怜”。“俯仰”,原指低头、抬头。此指任何细小的变化。如果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追随前人,丝毫不见自己的个性,那也实在是太可怜了。

元好问论诗贵创造,学习借鉴前人的优秀作品永远是后世作家学习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是,任何学习的目的都是创造。学习而无创造,那就成了亦步亦趋的模仿。继承永远是为了创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