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感怀(其二)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明代散文家。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今属浙江)人。世称“正学先生”。方孝孺曾从宋濂学习,他的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冠。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任汉中府教授,蜀献王聘他为世子师。惠帝时任翰林侍讲,颇受信任。惠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惠帝廷议讨伐,诏檄也都出于方孝孺之手。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于是被杀。方孝孺主张为文要“神会于心”,反对摹拟剽窃,文章风格豪放雄健。

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

群鸱得腐鼠,笑汝长苦饥。

举头望八荒,默与千秋期。

一饱亮易得,所存终不移。

孟子曾对何谓大丈夫讲过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段论述对后世影响极大。方孝孺是一位以名节自励的文人,自然以大丈夫自居,不肯随人俯仰。这首诗即借《庄子·秋水》之典故,说明大丈夫为人之理。

《庄子·秋水》云,惠子在魏国大梁任国相,庄子前往拜访。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此行,是要代你做相国。惠子害怕庄子夺其相位,在都城连续搜查庄子达三日三夜。于是,庄子亲去拜访他,见面后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鹓(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一种鸟),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看不到梧桐树它不下落休息,找不到练实(竹食)它不进餐,见不到醴泉(甘美如醴的泉水)它不喝水。而鸱(猫头鹰)找到一只腐鼠,即当作佳肴,看见鹓飞过,竟以为与自己争夺腐鼠,于是大声恫吓鹓曰“吓”。如今你想拿梁国来恫吓我吗?

“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首二句写凤栖梧桐,暗示凤之高洁。“群鸱得腐鼠,笑汝长苦饥。”凤鸟只食练实,而练实不可常得,故“常苦饥”。得到“腐鼠”的“群鸱”竟然嘲笑“常苦饥”的凤鸟。以下四句,写凤鸟内心独白。“举头望八荒,默与千秋期。”“八荒”是八方极远之地。“千秋”是千年极长之时。凤鸟极目八荒,思接千秋,以示自己绝不与“群鸱”并列。“一饱亮易得,所存终不移。”一顿饱餐是容易混到的,但是自己最终也不会因一顿饱饭而改变自己的平素之志。是所谓贫贱不能移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