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违背世宗意愿,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杨慎的诗歌,内容极为丰富。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还写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杨慎考论经史、书画、诗文,及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的杂著,数量极多,涉及面极广。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杨慎为第一。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廿一史弹词》是杨慎所写的长篇弹词,该弹词以正史所载为题材,演唱历代兴亡之事。起首“滚滚长江”二句,化用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数句之意,从时空两面总言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上一切英雄人物俱成为过眼烟云。词中以“滚滚长江水”喻指时间。“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句承上,点明万事皆空。无论成与败,亦如论是与非,总之是一切俱已成空。对于“败”与“非”,人们很容易看到并接受它们的“转头空”;对于“是”与“成”,人们则不容易看到并接受它们的“转头空”。现实中的成功很容易使人们陶醉于胜利而忘记时间对于成功者与失败者是同样公平的。生命从来不会因为成功与正义而特赐岁月,生命亦同样不会因为失败与非正义而夺其寿命。其实,“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真正原因是人类生命的短暂。作者的立论,作者的着眼,“浪花”之“淘尽”英雄,“是非成败”之转眼成空,皆缘于此。“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二句则又承人生短暂之立意,以近乎不变的“青山”与不可再回的“夕阳”对举,加倍渲染“青山”的永恒,渲染“夕阳”的短暂。使得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意义更加显豁,从而使“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义亦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词的下片写下层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以下层百姓生活的真实而富有情趣,反衬“英雄”的“是非成败转头空”,说明功名利禄的虚幻。江边上的“白发渔樵”,和“浪花淘尽”的“英雄”相比,真是太平淡而又太普通了;但是,他们一旦相逢,便会喜气洋洋,“一壶浊酒”,“笑谈”“古今”。当然,这“笑谈”中的“古今”,无疑也包括为“是非成败”奔走的“英雄”。

杨慎此词的中心是说明功名事业为虚幻,而阐述功名事业虚幻性的基础是人生的短暂。唯其短暂,所以“成败是非”转眼之间皆成空;唯其转眼之间皆成空,“成败是非”也不必看得过于认真。杨慎此念显然和他谪居云南三十余年的坎坷生涯有关。视功名事业为虚幻的观点无疑是消极的,即如杨慎本人而言,如果不是仕路蹭蹬,他也未必会作如是观。但是,淡化功名利禄,重视人生短暂亦有其积极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