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言


朱经

朱经,字恭庭,江南宝应(今江苏宝应)人。诸生。

陇山多飞鸟,翱翔适其生。

鹦鹉夸能言,樊笼苦拘萦。

钟鼓悬太常,考伐声铿鍧。

不叩而自鸣,群谓之妖声。

吉人以行重,躁人以舌轻。

缅怀磨兜坚,守口心怦怦。

此诗讲“寡言”之利,多舌之害。

前四句以“陇山”众鸟和鹦鹉对比,说明“能言”之祸。“陇山”“飞鸟”众多,个个翱翔其间,只只心适性惬。唯有鹦鹉因其舌软能言,尤其能学人的语言,故而被“樊笼”拘禁。两相比较,“能言”之祸可谓烈矣!

中四句以“钟鼓”的叩而发声与不叩自鸣相比较,说明自言之祸。“太常”,九卿之一,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钟鼓”是太常官署中必备的乐器。“考”、“伐”,俱为击打。“铿鍧(hōng)”,钟鼓相杂之声。此四句言,击打太常寺中悬挂的钟鼓,传来阵阵铿鍧之声;如果不击打它,它也发声的话,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它是妖物。

末四句结以慎言。“吉人”,即善人,贤人。“躁人”,性格急躁、多言之人。《易·系辞下》:“躁人之辞多”。《疏》曰:“以其烦躁,故其辞多也。”“磨兜坚”,亦作“摩兜鞬”,谓慎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一《广知》云:“邓城西百余里有谷城,谷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疑此亦同太庙金人《缄口铭》。”此四句说,贤人看重的是如何做,性格急躁之人话特多,追想那让人慎言的磨兜坚,谨守嘴巴,只有心跳而勿多言。

此诗讲处世慎言之理。俗语云:祸从口出,言多有失,俱为一理。应当补充的是,并非言多一定有失,而是说,多言之中如果杂有有碍团结、意气用事、泄露不应泄露之事的话,则“寡言”显然是一剂良药。总之,多言应不言不该言之言,“寡言”为不言不当言之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