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诗文家。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先后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知县。乾隆十九年(1754)因父丧辞官,从此不复出仕,此时他39岁。辞官后他筑随园于小仓山,作诗赋以自娱。他凭借翰林的声望,诗文的才华,随园的美景,广交名流。“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姚鼐《墓志铭》)享盛名50年。82岁,死于痢疾。袁枚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他为诗倡独抒性灵,与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分庭抗礼;为文不拘义法,以才情运笔。
货殖子贡富,甕牖原宪贫。
富乃劳其力,贫则苦其身。
治生贵有道,行乐贵及辰。
自活苟无才,何以活生民!
袁枚《遣兴》诗共七首,此为其三。此诗讲为己理财天经地义。
首联“货殖子贡富,甕牖原宪贫”二句即以孔子的两位弟子子贡和原宪为例,说明人有穷富之别,乃为正常,即使同为圣人弟子,亦概莫例外。子贡善经商,家累千金,所至之处与王侯贵族分庭抗礼,故云“货殖子贡富”,“货殖”,即居积财货,经营生利,也即经商。原宪,字子思。传说他蓬户褐衣蔬食,不减其乐。诗中以“甕牖”状其贫,所谓“甕牖”即以甕为牖,也即用一无底之甕塞在墙上作窗。
颔联二句“富乃劳其力,贫则苦其身”为致富张目,为贫穷叹息。富,乃辛劳致富;贫,则一生受苦。
“治生贵有道,行乐贵及辰。”“治生”,为谋生计,经营家业。经营家业贵在有方,此为赞扬子贡。“行乐”,为消遣娱乐。消遣娱乐贵在及时,此为叹息原宪。
“自活苟无才,何以活生民!”养活自己都没有办法,怎么能养活百姓呢?此为感慨原宪。“自活”,即养活自己。“生民”,百姓。
这首诗公开为善于经商致富的子贡张目,为历代文人讴歌的贫士原宪叹息,在当时可谓相当胆大了。封建士大夫心虽好货,却口耻言钱。袁枚却不然,他自称“解爱长卿色,亦营陶朱财。”(《秋夜杂诗》)袁枚39岁辞官不仕,大半生的生活,除早年的官俸节余外,主要靠卖文和达官贵人的馈赠,同时他又善于理财,他临终前,家累3万金,这是一般文士不可想象的。基于这种认识和生活,他才在本诗中扬子贡叹原宪,力主为人当善于为己理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