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二首(其二)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诗文家。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先后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知县。乾隆十九年(1754)因父丧辞官,从此不复出仕,此时他39岁。辞官后他筑随园于小仓山,作诗赋以自娱。他凭借翰林的声望,诗文的才华,随园的美景,广交名流。“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姚鼐《墓志铭》)享盛名50年。82岁,死于痢疾。袁枚与蒋士铨、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他为诗倡独抒性灵,与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分庭抗礼;为文不拘义法,以才情运笔。

我道古人文,宜读不宜仿。

读则将彼来,仿乃以我往。

面异斯为人,心异斯为文。

横空一赤帜,始足张吾军。

此诗讲读书之道。

读书之道贵在学习,贵在创造。贵在学习创造,故而为“宜读不宜仿”。读,是拿来为我所用,故曰“读则将彼来”。模仿则失去了自我,故曰“仿乃以我往”。如果人人仿古,岂不为千文一面。人面各异,此乃为人;文面各异,斯乃为文。千人一面,千文一面,则不成其为人,不成其为文。横越天空,独树一帜,方能张大自家。这种读书之道,可谓得读书三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