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兼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广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重视诗家的创新,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等家诗,立论较全面公允。赵翼存诗近五千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他的诗,造语浅近流畅,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形象性较差。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日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古人认为,大自然的化育如同转轮,昼夜不息,变化无穷。本诗的首句即取此意敷衍成诗。诗中的“化”,即造化,大自然。“钧”,即陶瓷匠所用的转轮。“满眼生机转化钧”,说眼前的一派生机,实际上是如同转轮般的大自然化育的结果。“天工人巧”,指自然的创造和人工的制造。“日日新”,语出《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日新月异。“天工人巧日日新”,是说自然的创造和人工的创造日新月异。
诗的前两句合起来是说,大自然变化无穷,生机勃勃;自然的创造和人工的创造日新月异。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泛讲变化,正是为了下文论诗句预作铺垫。唯其变化无穷,日新月异,所以,“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预支”二句,想象奇特,又充满理趣。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都是绝对的,面对着新事物新思想的不断涌现,“预支”的“新意”都终将被不断变化着的现实所超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