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陶
张向陶(1764~1814),字仲治,号船山。四川遂宁(今属四川)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曾官吏部郎中、莱州知府。论述主张自抒性情,与袁枚相近。所作清警空灵,常寓理致,以近体为工。
跃跃诗情在眼前,聚如风雨散如烟。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
此诗讲诗歌创作之千锤百炼与自然天成的关系。
首二句讲创作时的激情贲涌,忽聚忽散。“跃跃”,一种迅速跳跃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创作时形象跳跃、激情奔突之态。进入创作之时,奔突跳跃的诗情在眼前晃来晃去,忽如风雨聚合、忽如烟云散去,若有若无,似断似续。然而,要把这忽聚忽散的诗思诗情用“常语”,即用最普通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谈何容易。
诗的后二句讲要用普通明白的“常语”表达诗思诗情还须千锤百炼,方可达到炉火纯青自然天成的境界。诗中的“纯”,即炉火纯青之纯。“自然”,即自然天成。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元好问亦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张向陶论诗崇尚自然,故有是语。
张向陶崇尚的“自然”,是“去雕饰”之“天然”,是“落尽”“豪华”的“真淳”,是“百炼”千锤后的“自然”。可见,自然天成是创作中一个相当高的层次,达到这一层次要经过千锤百炼之功。没有艰苦的锤炼,则不会臻于自然天成之境。
“自然”天成之语言即为“常语”,眼前语,这些看似寻常的语言同样是来之不易,它也是艰辛锤炼的外在表现。
自然来之锤炼,平常出于艰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