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三四)


冰心

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燕京大学毕业,获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硕士学位,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任教,著有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集《超人》、《姑姑》、《去国》、《冬儿姑娘》,散文集《寄小读者》、《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译作《印度童话集》等。

在新文学运动中,冰心是影响最大的女作家之一。诗集《繁星》于1923年1月出版,包括小诗164题,言简意赅,感受新鲜,蕴含隽永,耐人体味,形式自由活泼,形成冰心小诗特殊风格,如诗人自己在《诗的女神》中所说:“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创造新陆地的,

 不是那滚滚的波浪,

 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

英国有句谚语说:“眼睛能看见所有的东西,但看不见它自己。”人们看问题的时候,就不能不注意这一点。本诗就是以地壳造陆运动为实例,纠正人们在判断时易犯的毛病,给予正确的答案。从而探讨了看问题的方法,矫正了不符合实际的认识上的偏颇。

当然,造陆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它的深层涵义还有待于科学家去探索认识。这里只谈及哲理问题,而不涉及物理问题。

你也想事业有成吗,那末你就应该首先记住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的道理。要立足于自我完善。如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陆地的形成就可以证明。“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他底下细小的泥沙。”这两句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供人们玩味思考:波浪只是外界的推力,泥沙才是内里的分子;波浪涛涛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波浪迅疾引人注目,泥沙迂积岁月悠悠;波浪滚滚而来地位显豁,泥沙潜藏底下十分隐蔽;波浪呈动态流荡,泥沙常是似在静态中。总之,从内外、小大、缓急、隐显、静动等现象观察,都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把现象当成本质、把外因看成根据,那样自然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了。

诗人以自然比照人生,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激励人们默默奉献,去努力创造新的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