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多么广阔


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四川万县人。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表现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抗战爆发后创办《川东文艺》、《工作》杂志,并发表文章表示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愤慨。1938年到延安并入党。这时写了《我歌唱延安》、《我是怎样到延安来的》回击反动派对延安的诬蔑,在文艺界和知识分子中产生很大影响。后任鲁艺文艺系主任。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其创作有更大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任朱德的秘书。新中国成立写了著名诗篇《我们最大的节日》,后在马列学院任教,历任多种行政职务。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学术上以从事文学研究和文艺评论为主。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汉园集》(与人合著)、《夜歌》、《预言》,并有多种散文、杂文、评论集。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何其芳选集》。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这首诗作于1941年。它与作者另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歌《我为少男少女的歌唱》写作“在同一的早晨,在时间上紧接着,而且在内容上、在情绪上这两首诗也是连续的”(何其芳《关于〈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最后一行说:“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而这一首接着就来歌颂生活,表现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梦想与渴望,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全诗三节,结构谨严。第一节铺开抒情之笔,首先回答为什么热爱生活。“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这里以“广阔”、“海洋”表明生活空间广袤无垠,丰富多采,每个人都可以充分施展抱负,一显身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则进一层说生活里有很多快乐和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诗人纵览无限时空,胸怀开朗,思想境界阔大,歌唱了生活的丰富广阔和生活的美好愉悦。

第二节以“去”字领句,具体陈述了丰富多采的生活内容和对生活的应有态度。既是对生活的梦想与渴望,也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评说。情绪高昂,哲思飞扬。前十一个“去”字句写了歌手、演员、铁路工人、飞行员、研究员、诗人、运动员、海员、探险家、植物学家、勘探队员等十一种职业和工作,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生活图景,表明生活就是创造,就是进取、就是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的道理。后四个“去”字句启示生活的正确态度,告诉人们,要甘愿做平凡工作,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在共同的生活中,要互助互敬,用自己的爱心发现别人的真诚,“去以心发现心”。这四句实则点化了全诗,是对上面诗意的补充,扩展和深化,使作品具有更深的内涵。在这一节,作者形象地为我们阐述了一个重要的生活哲理,很值得我们沉思吟味。

第三节同第一节前后呼应,反复咏唱。但又稍有变化,将第二句的“海洋”一词改为“芬芳”,比喻创造美好生活的无限幸福,诗意不仅进了一层,而且照应了全诗,使全诗浑然一体。

本诗在句式安排上颇有特色。全诗各节均以排句构成,尤其是第二节,作者竟一气连用十五个“去”字起句,一个形象连着一个形象,似江上的排浪逐个涌来,令人目不暇接,在读者心灵激起阵阵回响,让人们从深层领略生活的意义,点燃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火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