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
邵燕祥(1933~)当代诗人。曾用笔名雁翔、汉野平等。北京人,原籍浙江绍兴。1948年就读于北平中法大学。解放后曾在电台任编辑。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9年被选为作协理事,后任《诗刊》副主编,出版的诗集有《歌唱北京城》、《到远方去》、《给同志们》、《献给历史的情歌》、《八月的营火》、《含笑向七十年代告别》等。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
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
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我们仍旧要一齐举杯,
不管是甜酒还是苦酒。
忠实和信任最醇厚!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要唱那永远唱不完的歌,
在喉管没被割断的时候。
该欢呼的欢呼,该诅咒的诅咒!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他们不肯拯救自己的灵魂,
就留给上帝去拯救……
阳光下毕竟是白昼!
时间呀,时间不会倒流,
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
莫说失去了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1979年11月19日
这首诗是一代多难的追求者在向一个历史时代告别时对新的人生生涯的表白和宣言。
从诗歌艺术美的角度看,这首诗能够很好地将诗情与哲理高度地统一起来,既以炽热的情感炙热人心,又以深邃的哲理启人深思。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其真诚而又丰富的。诗人立足于新的人生道路的起点,通过告别过去(第一节)、风雨同舟(第二节)、相互信赖(第三节)、坚持真理(第四节)、光明照耀人间(第五节)、走向未来(第六节)的心灵历程,展现了诗人对新的人生生涯的执爱与追求。诗人对新生活的追求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里,一如既往地追逐光明与理想,和人民一道创造美好的新生活,“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二、阳光下有了阴影,美好中有了丑陋,那么,也应该有批评、有暴露,“该欢呼的欢呼,该诅咒的诅咒”!三,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最重要的是把握未来,“明天比昨天更长久”!这些人生追求表现出诗人虽历经磨难仍不放弃人生之爱的坚强信念,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真谛的理性思考。全诗就这样将浓烈的诗情与深刻的哲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刺激读者的审美感受,调动他们的人生经验与生活联想,和诗人一道共同领悟生活的真谛,产生强烈的共鸣。
另外,这首诗在排列形式上采用大回旋的反复咏叹的方式。全诗前五节开头均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的旅伴,我的朋友——”作为领句,第六节开头则以“时间呀,时间不会倒流,/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作为回应,音调流畅,节奏鲜明,层层展开,不断开掘,以至于进入高潮,收到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