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


席慕蓉

席慕蓉(1943~)。台湾当代女诗人。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旗人。她原来的蒙古名字叫做穆伦·席连勃,“席慕蓉”是她蒙古名字的汉语译音。

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1949年春天,随父母迁至香港。1954年又由香港迁至台湾。1959年毕业于台北师范艺术系,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学的是绘画。后去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油画高级班留学深造。1970年回台湾后,任新竹师专美术科教授,东海大学美术系教授,讲授油画及美学等课。

她本是画家,80年代后写诗获得成功,以致诗名盖过了画名。198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之后,遂一鸣惊人,成为著名诗人。

作品主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散文集《成长的痕迹》、《有一首歌》、《写给幸福》等。

当你沉默地离去

说过的或没说过的话

都已忘记

我将我的哭泣也夹在

书页里 好像

我们年轻时的那几朵茉莉

也许会在多年后的

一个黄昏里

从偶然翻开的扉页中落下

再没有芳香再无声息

窗外那时 也许

会正落着细细的细细的雨

读席慕蓉的某些诗,我总感到诗人是生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有些感情是超现实的。正如苏轼的诗句所写的那样:“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参禅悟道于诗,使诗与禅相通岂不妙哉!以禅喻诗,自古有之,如《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禅不仅是一种宗教观念,它还是一种哲学观念,一种美学观念。

让我们来赏析一下《禅意》这首诗吧:

“当你沉默地离去”,说明爱情已在无言之中分手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令人伤心难解。“说过的”,可能是指海誓山盟之类的话,“没说过的话”可能是指眉目间所传递的情意之类的表情。总之,他曾爱过她,而今时过境迁,却“都已忘记”,他离她而去。“哭泣”是指心灵的哭泣,言失去爱情的痛苦。“把哭泣夹在书页里”,这写法很新鲜,是说痛苦难以排遣,想象把它物化而夹在书页里,这样做好像能减轻它的负担。书中还夹有“年轻时他送给她的几朵茉莉”,送几朵茉莉,是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她很珍惜,于是夹进她的书中。而今睹物伤情,不免感触万千,甜蜜而又痛苦。书中既夹有茉莉,又夹有哭泣,爱情的悲欢就一起涌上了心头。这样的描写,类似屠格涅夫在《罗亭》中所描写的少女娜塔莎失恋时的心态:“娜塔莎第一次感到了痛苦,这第一次痛苦也正像那第一次爱情一样,它是不会再重复的了,感谢上帝!”

诗的第二段写的是一种对未来的假设,只是一种想象而已,所以用“也许会在多年后”来表示。设想是在一个黄昏里,从偶然翻开的书之扉页中,落下了那几朵早已干枯了的茉莉,芳香早已消失,“哭泣”也早已没有声息,意思是说对爱情该是淡漠忘记了吧?可是毕竟难忘啊!窗外此时正落着细细的细细的雨,使人不禁倍感凄凉和寂寞,勾起了多少怀旧的忧郁。茉莉花虽已枯萎,却枯萎不了花一般的爱情。由此可见诗人那一往情深的性格。

这首诗以景结情,类似古典诗歌的意境,这里描写的情景和李清照在《声声慢》结尾处所描写的情景是何等相似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是以景烘托情而使情更感人。

越是令人伤感的爱情,就越加令人难忘,这是为什么,难于说清呀,大约这里有“禅意”所在吧?凝神观照,深思冥想,就是禅的思维方式。写诗浑似学参禅,妙处常在悬念处,如果能对这首诗心慧圆融,就能逐步体会到诗的禅思意味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