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一课


多恩

约翰·多恩(1572~1631)英国诗人。出身于天主教名门和富商之家。幼年丧父,靠亲戚资助入牛津大学,后因宗教原因未获学位。1591年在伦敦学习法律、神学、医学、法学,也涉猎古典文学。曾参加对西班牙的战役。1601年因与贵妇结婚被投入狱中,获释后穷困潦倒,企图自杀,写了《论暴死》。1610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游历法、荷。1615年接受国王意旨,出任教职,获剑桥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616年任法学院牧师,1621年任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直至逝世。

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首领和代表人物,用哲学论辩与说理方式写诗,“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表现社会风貌和思想情感,为后世所借鉴。他的作品分为爱情诗、讽刺诗、诗体和散文书简,宗教诗和布道文。多恩的诗语言平易,表述生动,节奏格律起伏顿挫,以分析爱情性质和心理见长,给人以新鲜感。

请站一下,听我给你讲一课,

 亲爱的,讲讲爱的哲学。

我们在此散步已经三个小时,

陪伴我们的是两个影子,

这影子本产自我们自己;

而现在太阳已恰好照着头顶,

 我们踩着自己的影,

一切东西都显得美丽,清晰。

 我们的爱苗也这样成长,

 我们的遮盖掩饰也这样

渐渐消逝。但如今不再这样。

那种爱情还未升上最高点,

当它还在竭力躲避旁人的眼。

 除非我们的爱停在午时,

我们会在另一面造出新的影子。

 起初的影子用来骗旁人,

 后来的影子用来骗我们——

对付自己,蒙骗自己的双眼。

假如我们的爱情渐渐削弱,

  就会我对你、你对我

把各自的行为遮遮掩掩。

 上午的影子渐渐耗完,

 下午的影子却不断发展,

一旦爱情衰退,它的来日苦短!

爱以饱满不移的光照临世界,

但它正午若过,下一分钟就是夜。

《影子的一课》唱的是一曲爱情的挽歌。这一则可以从作者偃蹇困顿的情感经历中求索答案,二则可以从文本中寻索作者感情演变的轨迹。诗的前半部分历数了和恋人爱情发展的过程:爱情的美丽清晰、爱苗成长、爱情的甜蜜的羞涩掩饰都已成为以往,“如今不再这样”。诗的后半部分开始“除非我们的爱停在午时”,就告诉人们,爱情没有历久弥新,爱情不会以“饱满不移的光照临世界”。最后,诗人的结论是:“一旦爱情衰退,它的来日苦短!”“它正午若过,下一分钟就是夜”。由此我们说,《影子的一课》是对社会人生、人间情爱所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诗人在这首“爱的哲学”里要表述什么样的思想呢?作者用形象表现了爱和恨、幸福和痛苦、欢乐和悲哀的辩证关系。诗人用太阳比喻爱情,爱情象太阳一样使人辉煌、灿烂、美丽、幸福。爱情起始阶段如日初升,含蓄羞涩甜蜜,连彼此的遮盖掩饰都是美的;爱情发展顶峰如日中天,辉煌灿烂,庄严美丽;爱情发展最后阶段如日暮黄昏,爱情衰退削弱,面临黑暗的深渊。诗人用形象表明了人生和感情往往循一定的轨迹,爱和恨,福和祸,悲和喜,相辅相成。其中的转折如日影移动,竟发生在刹那瞬间。诗人发出的爱情衰退,来日苦短的感叹同高乃依的爱情一旦满足,魅力便荡然无存的观点相类似,不免悲观伤感,但是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诗人炽烈情怀的映现,尤其是从哲理命题中透露出世间一切不能永驻的感喟。多恩的爱情理想是《早安》中所表现的:“两个灵魂互相信赖,毋须警戒,”在合二为一的爱中得到永生。也如他在《流浪者续篇》中所说:“痛痛快快地爱上一个钟头,抵得上平平淡淡地活上一辈子。”这才是作者热烈执著、感人肺腑的爱情观。由于诗人独特的感情生活经历,加上斯图亚特王朝黑暗的专制统治,诗人对社会人生独特的富含哲理的深刻领悟,才发出这悲怆的哀吟。

《影子的一课》体现了“玄学派诗歌”的特点。多恩把“影子”与“爱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具象排列在一起,使之产生“爱情哲学”的意象。诗人用爱情象征人生中的太阳,自然附比上午、正午、下午的影子,演化出爱情发展的三个阶段。上午的影子,是爱情发展最初的羞涩掩饰阶段,人们造自己的影用来骗旁人;正午人们踩自己的影,标志爱情丰富美丽的最高阶段,一切明朗、热烈;下午的影子,标示爱情减退,人们造自己的影互相欺骗,也骗自己。爱情发展到此,便走入怨恨、痛苦、悲哀的黑暗之中。这种怪诞的“奇想”,不仅启迪人们对复杂社会、苦闷人生作出睿智的思考,而且引发人们对诗人饱经沧桑的社会阅历和复杂人生况味的解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