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正义


艾吕雅

保尔·艾吕雅(1895~1952)法国诗人,著名社会活动家。真名欧仁·葛朗岱尔。童年家贫,深知人民疾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炮火中写出《义务与不安》(1917),因重伤退役。第二部诗集《和平颂》(1918),表达了生还的喜悦和对爱情幸福的向往。后与布勒东等发起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文艺运动,起草宣言,出版诗集《动物及其主人》(1920)、《爱情与诗歌》(1929)等,歌唱爱情与和谐的人生。1936年因参加反法西斯的西班牙内战,生活与创作大为改观,写出大批爱国诗篇。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反法西斯地下斗争,并以诗为武器进行宣传,写下《诗与真理》(1942)、《同德国人会面》(1942~1945),前者在电台播送,并由英国空军空投被德占之法国领土,鼓舞人民斗志,其中《自由》一首已成为家喻户晓、人人传咏之佳作。战后为和平而奔忙,并写出《道德教训集》(1949)、《和平的面目》(1951)等,成为法国无产阶级优秀诗人之代表。

这是人类热烈的规律:

同葡萄,他们制造酒,

用煤炭,他们制造火

用亲吻,他们制造人。

这是人类严峻的规律:

不顾战争和苦难,

不顾致命的危险,

生命反正要保全。

这是人类甜蜜的规律:

使水转变为光明,

使梦转变为现实,

使敌人转变为兄弟。

这条规律既古老又新鲜,

从赤子之心的深处,

一直到理智的顶点,

规律越发展越完善。

众所周知,在文学创作上,“主义”决定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这才出现了千姿百态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有趣的是,在少有的一部分作家身上,由于他们的“主义”的变化,出于一人之手的创作,却体现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艾吕雅即是。

作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倡导者的艾吕雅,曾创作不少超现实主义的爱情诗,如《我的爱……》,写梦中的爱,爱中的梦,朦胧玄秘,在梦幻中追求超现实主义者永恒的爱。作为反法西斯斗争的战士,1938年他彻底与超现实主义集团决裂,冲出个人抒情诗狭隘的天地,走上社会政治诗的广阔天地,让诗直面现实,并且成为战斗的武器。朦胧的意象尽管也能拨动人之心弦,却难以表达《勇敢》中挨饿的巴黎人,不“喊救命”,而“充满着无比的生命”的壮志豪情;难以表达《自由》中法兰西人民在法西斯铁蹄蹂躏下,强烈呼唤自由的心声。这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诗篇,曾划破长空,响彻在法兰西的每一寸土地上,铭刻在法兰西每个公民的心上,激发着反法西斯斗争的意志,载入了光辉的史册。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劫,人民胜利了,却在心中留下了种种创伤。正值人们在痛苦的反思中总结人生之时,艾吕雅又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创作出内容和形式全新的诗篇,既不属早期的超现实主义;也不似战争期间“呐喊”的现实主义;而是沉浸在哲理思考中的现实主义。《善良的正义》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善良的正义》又译《公正》,是一首探索理想人生的哲理诗,它呼唤人的良知、人的“公正感”来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所谓“善良的正义”或“公正”,指的就是人的良知,人类美好道德的准则或公理。诗的中心思想,就是从不同侧面阐释和弘扬几种所谓人生的“规律”(又译“法律”),换言之,我称之谓“理想生活的内在规律”、“仁人志士遵循的生活准则或规矩”。4节诗从人生的4个侧面,要求人们按照“规律”构筑理想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营造起一个理想的世界。

首先,他呼唤人们要按照“热烈的规律”,用葡萄去酿酒、用煤炭去生火,以维持人的生命;用亲吻去造人,以延续人类的生命,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条件。仅此,自然远远不够,接着诗人提出了保卫生活的“规律”,他写道:“这是人类严峻的规律”,要不顾个人的安危,不顾厄运的打击,不顾战争毁灭性的破坏,拿出不怕牺牲的精神去保卫美好的生活。至此,是否就算完成了人类的使命了呢?不。这还不是完整的生活。生活不能停止在自然的状态,人类不能被动的生活,要拿出创新精神,按照“人类甜蜜的规律,/使水转变为光明,/使梦转变为现实,/使敌人转变为兄弟。”用创造性的劳动使水发电,给人类带来光明;用辛勤的劳动改造大自然,用智慧开发新科技,使梦想变成现实。不仅改善人的物质环境,还要改善人际关系,化干戈为玉帛,使“敌人转变为兄弟”,让整个世界充满爱的阳光和雨露,只有建设,没有破坏;只有友爱,没有仇杀;只有光明和幸福,没有黑暗和灾难,使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来装点这人间的天堂。人们按照上述三条规律,建立美好生活,保卫美好生活,美化美好生活,诗人似乎已给人类构筑美好的生活指点了一条光明大道。但诗人还有更进层的思考,诗的最后一节又提出一条“既古老又新鲜”的“规律”,从外部生活、客观世界转向人的本体,转向人的灵魂,提出了完善人的心灵问题,即唤醒和强化人的良知——“善良的正义”。并且诗人强调必须人人做到,从幼儿小小的心灵,到具有最高理性的圣贤哲人,都要来完善自我的心灵,这才是人生中人人应当遵照的最高规律。因为没有高尚纯洁无私奉献的一颗赤诚之心,其他三个“规律”是无从做起的。就这样,4节诗分别从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到人性的完善,在四个层面上探讨了人生所面临的四种境界,站在历史的高度,提炼出永恒的人类生存的哲理,使一首充满象征寓意的抒情短诗,辐射出强大的哲理诗的思想魅力。如是,诗人“以绝好的方式给人们带来生存的希望”,不愧是“双手放射光明的探寻源泉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