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


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和思想家。8岁开始写诗,曾就学于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并是德国文学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古典文学”运动的主将,把德国文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对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恩格斯称之为“最伟大的德国人”。在其一生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写诗2500余首,体裁多样,形式完美,生动而又活泼,著名的诗作有:抒情诗《欢会与离别》(1771)、《五月之歌》(1771)、《普罗米修斯》(1774),长篇叙事诗《列那狐》(1794)、《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以及诗集《西东诗集》(1819)等等。他的代表作是诗剧《浮士德》(1773~1831),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著之一。其他重要作品还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长篇小说《亲和力》(1809)、《威廉·迈斯特》(1776~1829),自传《诗与真》(1811~1830)等。总之,歌德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作为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对后世文学影响极为深远,正如海涅所说的,他是“我们文坛上最伟大的艺术家”。

一首真正的歌要摄取

多少要素作为营养,

才能使外行乐于接受,

同时也使大师欣赏?

我们所歌唱的主题,

最要紧的是爱情;

诗歌里能够渗透爱情,

它的音调就更加动听。

其次要响着杯盏之声,

要闪着红玉般的酒光:

我们常用最美的花环

邀请情侣和酒客光降。

此外还需要武器之声,

也要吹奏嘹亮的喇叭;

一待幸运的火焰燃烧,

让英雄在胜利中神化。

最后,不可能缺少的乃是

诗人要有一些憎恨;

凡是不可忍受的、丑恶的,

不让它和美好的并存。

诗人能懂得把这四种

原动力的元素混合,

他就会像哈菲兹一样,

使万民永远振奋欢乐。

歌德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学者、自然科学家。精深的学术研究与他的文学创作都得力于他对大自然终身不辍的热爱和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对他的影响。歌德对斯宾诺莎“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注重研究事物普遍联系的统一性,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和精神与自然的同一性的基本思想有较深的理解,这就使得他常把见多识广的学术知识与文学创作交汇为一体,为作品增添了博大精深的学者风采。在这方面,巨著《浮士德》堪称代表,而短诗《要素》也可为一例。

“要素”,原为德文Elemente的意译,它既是哲学术语,也是物理学、光学、颜色学的名词,俗称构成事物的各种因素。歌德以此为题,咋看不免抽象深奥,但一旦深入诗文却另有所感,原来高深的艺术标题之下,作者实际上提出的是一个怎样“才能使外行乐于接受,/同时也使大师欣赏?”即雅俗共赏的艺术要素是什么的问题。诗人对此的回答生动而又形象。正如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梅林所说:“歌德是太广博了,太活跃了,太富于感性了……他的气质,他的精力,他的整个志向指引他走向实际生活……”表现在他的诗歌里就是无论抒发热烈纯净的情感,还是阐述充满智慧的哲理,他都能凭借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力,出神入化地通过能够直感的形象或事物加以表达。因此,与其同时的席勒称他的精神风格是直觉型的,即从个体到理念。这话不无道理。请看,在《要素》这首诗中,诗人着眼于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以“爱情”、“杯盏之声”和“武器之声”、“憎恨”这人世两组相互交织而又彼此对立的“要素”为欢乐的艺术之歌不可或缺的4个必备条件,具体说明:“一首真正的歌”,首先要具备爱情的主题,因为爱情本是人生最灿烂的生命之花,只有它可以使诗歌的“音调更加动听”;其次是应富有热烈的,如醉如痴的情怀和风采,犹如宾朋满座时不绝于耳的“杯盏之声”,因为“对酒当歌”,酒色能为酣畅的情谊,为有限的人生增光添彩;此外,还要不乏阳刚之气,创造出战火中富有神话色彩的英雄形象,因为生活中处处存在斗争,斗争中方显出英雄本色,有了斗争,才能诞生为英雄高奏的胜利的凯歌;另外,诗的创造者还不可缺少泾渭分明的批判精神,因为美与丑本并存于世间,这是亘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但真正的诗人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人孰能没有爱与恨呢?肯定美的,否定丑恶,爱憎分明方能抑恶扬善,使正义永存。如此这般,这岂止是一首好诗必备的“要素”,它何尝不是美好人生“原动力的元素”呢?这样,歌德把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加以提炼,使之与诗歌的主题、形式、内容及创作指导思想四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将雅俗共赏的四“要素”,喻为生活“原动力的元素”,从而使这首谈艺的诗歌一下升华到普遍人生规律的高度,散发出熠熠的思想之光。它提示人们要热爱人生、享受人生、歌颂人生,同时还要正视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的创造真正奉献于人生,像诗人所尊崇的著名波斯抒情诗人哈菲兹一样,“使万民永远振奋欢乐。”哈菲兹是一代诗杰,伊朗人民心目中的圣哲。他酷爱人生,感情炽烈,其抒情诗的内容多以爱情和颂酒为主,形式完美,语言巧妙,为世界所瞩目。歌德深受其影响,摹仿过他的不少诗作。此处提到他的名字,以他为楷模,足见诗人对他的仰慕。

该诗谈艺术不忘宣示人生哲理,抽象的“要素”寓于形象、生动的语言之中,字里行间充满真诚、热烈、深刻的感情,质朴自然,委婉动听。这既是诗人自身的经验之谈,也是寄艺术与人生的希望之所在,无私奉献的精神溢于言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