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语作家,诗人。原籍德国,1923年加入瑞士籍。
黑塞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用诗人特有的敏感气质和灵性捕捉形象,抒发感情,被称为“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黑塞的代表作有小说《克诺尔普》、《荒原狼》等,诗集有《诗集》,另有散文、论文集。1946年,由于黑塞在艺术上的贡献,由于他“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道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如同鲜花会凋萎,青春也会变苍老,
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曾鲜艳闪耀,
每一智慧,每一德行皆曾流光溢彩,
但她们却不能永恒的存在。
我们的心必须听从生命的召唤,
时刻准备着用新生来把旧物替换,
莫要哀伤,勇敢地奉献自己,
为了另一个全新的领域。
每一种开端都蕴含着内在魔力,
它将保护我们、帮助我们生存进取。
我们快活地穿越一个又一个领域,
我们决不囿于哪一种祖国观念的勒羁,
世界精神使我们不受束缚,
它鼓舞我们攀登向上、心胸开阔。
当我们的生命旅程稍稍安宁,
舒适生活便使得志懈意松,
唯有时刻准备启程的人,
才能够摆脱懒惰的惯性。
也许在我们临终的时刻,
还会被送进全新的领域,
生活的召唤真正永无穷尽……
来吧,快来吧,我的心。
让我们快活地告别吧,
告别那往昔的时空、往昔的梦境。
黑塞的《阶段》格调高昂、情绪饱满,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标题《阶段》提醒读者要认识生命进取过程中的阶段性。全诗就是以形象的抒情阐释这种阶段性所蕴含的真理是变动不居的,从而警戒世人不要自满,不要懈怠,要永远保持积极的、旺盛的进取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追随真理,把握真理,显示自己的生命价值。
开头四句,从人人俱可感知的形象入手,“如同鲜花会凋萎,青春也会变老……但她们却不能永恒地存在。”譬喻随着时代的推进,生活的变化,真理(包括价值观)也会与之同步发生变化的。由此,作者否定了绝对真理(固定价值观),间接地表白了自己对相对真理(相对价值观)的信奉。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人“必须听从生命的召唤,时刻准备着用新生来把旧物替换”。要做到这一点,“莫要哀伤,勇敢地奉献自己,为了另一个全新的领域。”鼓励人们不要畏怯,因为“每一种开端都蕴含着内在魔力(生命的进取本能),它将保护我们,帮助我们生存进取。”
在第二段,诗人气宇轩昂地指出,在我们“快活地穿越一个又一个领域时(阶段)”,“决不囿于哪一种祖国观念(或其它偏狭观念)的勒羁。”要以世界精神(全人类相通的一种争取理想境界的奋斗精神)使我们不受束缚”,从而“攀登向上,心胸开阔。”在前进征途上的拼搏斗争中,要克服懈怠,因为贪图“舒适”便使得志懈意松,“唯有时刻准备启程的人,才能够摆脱懒惰的惯性。”只有战胜自己惰性的人,才能够达到全新的领域(真理阶段)。诗人在结句中的“让我们快活地告别吧”是说告别生命旅程中一个又—个阶段。另外“往昔的时空”、“往昔的梦境”均为“阶段”。敦促人们永不停步,永不流连,追求真理,显示生命价值的壮丽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