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节选)


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知识界的名门望族之家。父兄皆为社会活动家或哲学家、文艺家。从小就爱好文艺和关心社会问题。曾赴英国学习法律、文学和音乐。但由于厌恶刻板的生活和陋习,都中途辍学。1880年提前回国,在农村研究社会问题、创作、办学校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成名后,多次出国访问,为和平事业奔忙。泰戈尔12岁开始发表诗作。一生创作极为丰富多采。出版诗集50多部共1000多首,创作歌词2000多首;有12部中、长篇小说,百余部短篇小说,30余部剧本(另说20或40部);还有绘画2500幅和多种文论著作。《沉船》和《戈拉》是其小说的代表作。诗集《吉檀迦利》(1912)、《新月集》(1913)、《园丁集》(1913)和《飞鸟集》(1916),则最充分地体现了他人神合一的思想和柔美醇厚、单纯、静穆、和谐的诗风。其思想既博大精深,又宽泛朦胧。其诗情洋溢着真挚而诚恳的美和爱,一颗“人类的儿童”赤子之心,赢得了世界的殊爱,成为世界文化巨人,东方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28  啊,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去找寻。

57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65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103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126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127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

   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

129 “可能”问“不可能”道:“你住在什么地方呢?”

   它回答道:“在那无能为力者的梦境里。”

130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

138  文字对工作说道:“我惭愧我的空虚。”

   工作对文字说道:“当我看见你时,我便知道我是怎样地贫乏了。”

157  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去领受谢词。

176  杯中的水是光辉的;海中的水却是黑色的。

   小理可以用文字来说清楚;大理却只有沉默。

217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飞鸟集》是一部格言诗集,其中有些诗又类似精巧的寓言诗,诗集是诗人从他的孟加拉文诗集《微思集》中选出的,少数是其访日时的即兴英文诗作,共326首,我们从不同侧面精选了其中的12首。诗都是随感式的短短几句,有直抒对人生的感悟;有借事或触景的抒怀。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细小事,大自然中的平凡景象或物体,但这些常人司空见惯的人、事、物、景,在诗人独特感受中,都赋予他(它)以特殊的生命,或让它们自己去倾诉,或由诗人来代言,透过一个个表象,揭示或引发出深刻的自然规律;高尚纯正的价值观念,以及美好生活的神奇魅力,还有自然的和谐、温馨、甜蜜和完美。就诗所阐发的主题思想而言,它可分为几种类型,象第57、138、157、217首诗,是赞颂人的谦逊、虚心美德的。谦逊和虚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多重的重要意义。就充实、完善自我而言,它是一个前提条件,毛泽东说得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为正象乌申斯基所说:“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就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促进和谐的重要因素。不谦逊、不虚心必然心态骄傲,举止傲慢。而“高傲是在自视比他人优越和谬误中产生的喜悦。”(斯宾诺莎语),“在傲慢不逊的性格中,对己的愤怒和对人的激怒只隔一纸。”所以,高傲必然与人和社会引起纷争,造成不和甚至破坏。鉴于谦逊、虚心是人和社会必备之美德,所以泰戈尔从多种角度,借各种事物,来赞美它,弘扬它。而作为诗,这种思想的表达,又运用的是优美的诗句和意境,形象具体、感性理性并茂,以情感人,又晓之以理。并且从哲理的高度,还论述了虚心、谦逊和自满、傲慢与伟大和渺小,尊贵和卑微的辩证关系。第57首讲人越谦卑就越近于伟大,必然受人尊敬。反之则相反。157首讲“夜秘密地把花开放了,却让那白日去领受谢词。”只要对花,对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就享受了存在的价值,奉献的喜悦,至于领受不领受谢词,那是“表象”的问题,无虚荣心自不计较。而第217首诗人劝勉人们的价值取向更为明晰:让果实去追求“尊贵”、花去追求“甜美”的赞誉,“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地垂着绿荫”,给人带来似乎微不足道,确有实际价值而又不被人称道的凉爽!不为夸奖又不自我玄耀,只是默默地专心的奉献,这才是最伟大的“事业”!

有些诗是诗人把人生经验总结为箴言,勖勉人们如何正直的做人,公正的处世的。如诗提醒人们要在爱中找自己,即以爱人作为准则来审视自己,不要在“镜子的谄谀中去找寻”(28首),即不要陶醉在别人对自己卑贱的奉承之中,那不是真正的自我。要学蜜蜂感谢花朵使你啜了蜜,不要象蝴蝶,受到花的恩惠,反让花来感谢你(127首)。还提醒人要认识到人的一生要成就一项事业,不可能不犯错误,所谓“犯错误是人的本性”(日本谚语),关键是知错即改,使之能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怕犯错误,什么都不敢去做。“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那“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130首)。还有些诗哲理味更浓,让人反复体味方能领会其深刻含义的。如讲一杯水,清彻见底,晶莹发光,而海水却因幽深而显得漆黑无光。但前者却是浅薄、微小,有限的;而后者则浩瀚博大,恰如浅显的小道理一目了然极易讲个明白,而深奥的大道理,内涵博大,关系复杂,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得清楚的,所以,现出沉默的样子。其实越沉默,越示其内涵之丰富无限。这是表象和本质的对比,有限和无限的对比,浅薄和丰厚的对比,让读者在对比中自择取舍。又如138首讲“文字”(表达思想的工具)与“工作”互感“空虚”和“贫乏”的感悟,65首讲小草虽小,拥有足下之土就足以自豪的生存意识;103首讲“根”和“枝”互依互补,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等等。这些平凡的自然景象诗化后,给人带来的已不是自然状态的生活琐事或自然景象,而是蕴含其中的美和力,是滋养充实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

纵观泰戈尔之诗,清新秀美,委婉幽深。慧眼独视寻常事中之不凡,爱心抚慰着人世之炎凉,他把世俗引向高雅,他使人神合一,把人生推向完美,人化为诗,诗化为人,堪称真正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