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错误


夏巴尼

罗伯特·夏巴尼(1909~1962)坦桑尼亚小说家、语言学家。出身于农民家庭,信奉伊斯兰教。代表作有诗集《非洲人之歌》,另有小说、散文、寓言创作。夏巴尼关心人民,热爱祖国,热爱非洲,谴责殖民压迫,向往美好社会。他的诗感情真挚,深厚,语言质朴,简炼,哲理性强。因而被东非文学界推崇为斯瓦希里语桂冠诗人和斯瓦希里语文学的开拓者。

没有更好的教材,

比得上我们的错误。

击鼓能手也有漏拍的时候,

谁又能不犯错误?

孩子呵,请把我的话,

牢牢记住!

知错早,

不难将错误根除,

调理好事务,

你的成果将更丰富。

且莫后退,放松手中的缰索,

向前进,策马奔赴!

动物进化到人类,

思想发展也有赖于错误。

错误,能促人发愤,

错误,又令人鼓舞。

它使我们混乱模糊的思路,

变得一清二楚。

错误是有益的一课,

每个人都要细细读。

细细读呵,把它读通,

读通它呵,你才会成熟。

有错而不反省,

只能是糊涂加糊涂。

当错误将我们折磨,

造就了多少哲人来拨开迷雾?

为赢得尊严,

我们全力以赴。

最后的成功,

决不将我们辜负。

来吧,早些来吧,

我将错误招呼。

趁着年富力强,

何惧犯有错误?

早知错,早改过,

可不要待到老态龙钟,迈不开步!

错误就是财富,

错误使人领悟。

它意味着:

磨炼真正的人格和禀赋,

直至我们德行高尚,

不随世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避讳禁忌错误两个字。人们可以对成绩、名誉、荣耀津津乐道,而不愿提到让人难堪、沮丧的缺点、过失、错误。夏巴尼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歌咏赞叹“我们的错误”。

全诗共七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第一节,说明错误常见:马有失蹄,击鼓手有漏拍,人会犯错误;第二层次包括二、三、四、五节,分别从日常生活工作、历史发展,个人角度,人类角度评说错误的功绩;第三层为六、七节,呼唤错误,以便“早知错,早改过”,以免“老态龙钟,迈不开步”,因为“错误就是财富,错误使人领悟”,它造就人格,磨炼禀赋,使人德行高尚,不随世俗”,以此作为全诗的总结。

夏巴尼用生动的形象和比喻,说明了生活、工作、人生旅途中的哲理:人的自由意志受挫折意味错误,错误具有普遍性。无论人们欢迎不欢迎,情愿不情愿,承认不承认,错误是位不速之客,它总是不客气地时常光顾人们的寒舍。那么怎样看待错误,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还是正视错误,改正错误,夏巴尼从四个角度阐明错误的益处、功绩:在日常生活中,早知错,早改过,放下包袱,策马跃进;从历史发展看,动物进化到人,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有赖于错误,人们在错误中形成思想,总结经验,繁衍前进;从社会个体而言,错误使人成熟;从人类角度,错误造就哲人,赢得尊严,使人走向成功。而后,夏巴尼呼唤错误,趁年富力强,经得住打击、考验,等到老态龙钟,便担待不起错误。诗人总结道:“错误就是财富。”它使人顿悟,磨炼人的人格禀赋,它使人德行高尚,不随世俗!这是睿智的见解和启示!

《我们的错误》在艺术上卓有创新。首先诗的语言朴素,平易,简明,比喻新奇,生动。诗人将“错误”比作“更好的教材”(第一节),将改正错误,暗喻为放下包袱,轻装“策马奔赴”(第二节),在第四节,诗人把错误比作“有益的一课”,然后将之换喻为“书”,“课本”,“细细读呵,把它读通,读通它呵,你才会成熟。”这些比喻,亲切、自然,形象感人。

其次,夏巴尼在诗中用悖论结构全篇。错误令人讨厌,沮丧,诗人却为错误欢呼歌唱,似乎违背常理,不可思议。正是在这种悖论的深入中,人们不难思考到两方面的含义:应该豁达乐观面对错误面对人生;应该谨慎避免错误,有错就改。这样悖谬的最后,达到负负得正的效果。这使诗的思想蕴含更加深刻,使诗的艺术表现更为精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