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美


黎明是淡淡的,在鸟儿的颤音里

草尖枝梢旋转着莫名的泪珠

春风是淡淡的,吹皱寂寞的湖面

也吹皱少女翩起的纱裙

夕辉是淡淡的,夜色漫过来了

白昼象一块打湿的黄手帕

以及淡淡的 雪

  芦笛

    沙滩上的月光……

淡淡的还有农舍上缕缕的炊烟

老农旱烟袋里模糊的记忆

淡淡的还有办公室桌上的龙井茶

泡在茶水里的闲暇的心思

淡淡的还有一条胡同里的邻居

门与门恪守着和睦的距离

以及淡淡的 爱情

  称呼

    面庞上的表情……

淡淡的是我们永远嚼不腻的历史

古瓷瓶上翕动着似睡似笑的眼睛

淡淡的是符咒在民族心帘上的颜色

骨骼里默默传递着隐秘旋律

淡淡的是我们没有潮汐涨落的血

停泊在港湾里的乖顺的欲望

以及淡淡的 性格

  信念

    老根盘错的伦理……

在淡淡的时间里,我们

一代一代

    走过去

走进淡淡的遗忘

姚村

“淡”字有好多义项,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秀雅、素朴、不饰粉黛、本色天成的审美特征,历来为人称道,尤为文人推崇。作为艺术欣赏,人们喜爱一种雅致的格调,不失为一种高雅的情趣,但如果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现实尘世,一味的超脱、淡漠,与世无争,却不见得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

本诗与其说是在描写事物的一种美学特征,不如说是对“淡淡的美”的再认识。诗的第一节似乎在谈一种纯粹的“淡淡的美”,但为什么鸟儿发出的是“颤音”?草尖的水珠为什么是“泪珠”?湖面因何而“寂寞”?“夕辉”为何而不灿烂?“白昼”怎能是“打湿的黄手帕”……可见这些“淡淡的美”的意象里包含着作者的强烈的主观意识,只是这种意识以并不强烈的音响和色彩表现出来而已。这种意识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下边就揭示得越来越清楚。“炊烟”是“淡淡的”,“记忆”是“模糊的”,恐怕久已如此,将来也未必会有多大变化。但那“淡淡的”还有“闲暇的心思”、“和睦的距离”、“爱情”、“称呼”、“表情”……以及“没有潮汐涨落的血”、“乖顺的欲望”、“性格”、“信念”、“伦理”……这实际上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混世哲学、庸人态度。这决不是曾造就了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不平则鸣的韩愈、壮怀激烈的岳飞、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拍案而起的朱自清的中华民族应有的传统、心理、道德观念,而是渊源久远、从未加铲除、越来越严重的民族劣根性,它与历史的演进规律、时代的竞争意识以及“四化”建设的需要都是背离的。

作者以淡淡的口吻指责了这些违背时代的心理现象,作者的心情决不是淡淡的,更不是超然世外的,他对所谓“淡淡的美”的暗加针砭的描写、分析本身就是证明。只是作者并不想教训读者,只是想以其敏捷的机锋,深蕴的思想给人以启示,使之感悟、奋发。要知道“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个药不能太苦,虎狼之药往往会断送羸弱的生命。对于诗来说,句句铁骑突出,刀枪嘶鸣也不见得比轻声慢语、和颜悦色来得有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