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 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箫声
倾听 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聚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 像
黄河的浪 东流 永远向
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 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 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 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
的家私
五千年 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黄雍廉
唐人街,海外华人最亲切的名词,是海外各国华人的聚居之地,华侨们借这个名词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拳拳眷恋,孜孜相思。
这首诗便借唐人街这个特殊的名词抒写了千万个飘泊海外的中华赤子对古老的东方——母亲的土地的一腔相思和爱恋。诗人以“扬州的驿马、长安的宫阙”这些富有唐代特征的意象唤起了人们对古老民族、古老国度的思念。以“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赞颂了龙的传人的伟大耐劳精神。用“象黄河的浪东流”、“永远向着阳光一面的旗”,表达了炎黄子孙心向祖国的坚定信念。唐人街中这些个“浅黄肤色”的炎黄子孙“孤帆远影”飘洋过海,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在海上打开了一条丝路。他们虽远离母亲的国土。心却向往着“故乡的明月”,他们象“细心的收藏家”,即使在典当手头细软的穷困之时,也不愿卖掉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祖国,五千年文明垒积起的祖国,是这些游子们心头的一盏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诗人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写出了海外游子的赤子之心。我们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心跳,看到了他们眼中的热泪,你不能不说诗的每一个意象中跳动着一颗海外游子的红心,每一行诗句中流泻着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龙的传人……
写乡情的诗,古今中外作者颇多,黄雍廉却写得特别。他选取“唐人街”这历史造成的特别名字作为抒情的窗口。这名字本身就会引发人无限的乡思,而诗人又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唐人特有的风物,更使人对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思念深深,如痴如狂。诗人还十分巧妙地借用了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唐诗表达了古人没有赋予的那一份乡情。“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乃是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反用,“孤帆远影”又是取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交融中诗人写出了这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黄雍廉的这首《唐人街》,颇似从大洋彼岸飘出的一阵玉笙,它柔细、轻袅、缠绵、痴迷,向我们诉说着黄河水一样流不尽的相思情,唱着一支悠悠如白云一样飘不尽的恋乡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