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歌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鱿,相教慎出入。
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把这首诗归入《杂曲歌辞》。该诗借用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遭遇祸患之后悲切警世的思想感受。
全诗只有四句,前两句描写即将失去生命力的枯鱼流下痛苦的泪水,悲感自己的不幸与悔不可及的心情。赋枯鱼以人的情感,借鱼代其发声,其痛苦、悔恨,任其四溢。真可说是“无端说一件鸟兽草木,不明指天时而天时恍在其中;不显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且不实说人事而人事已隐约初露其中”(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这就是寓言诗的生色之笔了吧!
这首诗的后两句,进一步写枯鱼自知气脉将尽,只好借此以告同类。这是诗的内质,是神的神。上两句写不幸者的悔悟,那只是诗的表形。倘若是不幸者能有“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及”(屈原《离骚》)的机会,何至于将作枯体呢?因此用亲身的痛苦遭遇告诫后来者,使人们对环境世态有理智的认识与处置,以此训为戒而“慎出入”,鲜明地显示了警世诫人的主旨。
这首寓言体诗具有汉代诗歌运用丰富的想象表情达志的浪漫主义色彩。一般说来,寓言诗篇不外乎借物自况,以物寓意,见物兴感等,这样的构思运筹,得其一便可能得其诗神。而这首诗则是兴感、自况、寓意兼而有之。篇幅虽小,则诗外题旨深刻清晰,气象全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