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曲


[南朝·齐]谢朓

易阳春草出,跏蹰日已暮。莲叶何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谢朓是南齐著名诗人,其诗清新流丽,风华映人。沈德潜曾评论说:“玄晖(朓字)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古诗源》卷十二)可谓准的之论。这不但鲜明地体现在他的山水诗作中,而且在乐府诗中也表现显著。《江上曲》即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江上曲》旧属杂曲歌辞,谢朓的拟作是一首情诗,通篇以女子的口吻写对爱情的渴慕和向往。

诗前四句写爱情暂不可得。“易阳”、“淇水”为典故,犹“巫山云雨”,往往用来表示男女爱情。“莲叶”有自称之意,以莲叶的肥嫩质鲜,饱满挺秀喻女子的青春豆蔻年华。“淇水不可渡”,暗指女子正当怀春季节,而爱情迟迟来至。“愿子”二句为对所爱之人的嘱吒之词,渴望双舟并驾、时同千里,永不分离。“千里”以下四句由对所爱之人的叮嘱转而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于希望之上生出一种甜蜜亲昵的幻觉,想象与所爱之人泛舟江心,清歌对转,你唱我和,舒闲“桂舟”之上,戏嬉莲叶之间。抒情纯真爽快,过度自然灵活,不落俗套。

此诗虽是一首情诗,但表情却很有特色,既不象《上邪》《有思》那样炽烈,也不象吴声、西曲那样直露,而是在江南秀丽的山水景色下柔柔地托出,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清新流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不愧出自“灵心秀口”。此外,结构也很独特。诗前半章写生活现象,后半章写女子心象。却一反过去求之不得,怅然若失的表情方式,而是在想象中对爱情的获得寄与很大希望,最后以“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结束,不由使人想起柳永《望海潮》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充满无限的清新爽快的美感,真可谓“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