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文虚中
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堂中蜡炬红生花,门前绀七香车。博山夜长香烬冷,悠悠荡子留倡家。妾机尚余数梭锦,织恨传情还未忍。城乌为我尽情啼,知道单棲泪盈枕。
《乌夜啼》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的一种曲名。本篇是仿作,是一首描写思夫的怨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中的“琴”与“曲”是互文,可合为“琴曲”来理解。“作”与“裁”也是互文,作“弹”或“奏”讲。“鸣”与“怨”是乐曲名,属乐府相和歌辞。“归凤鸣”与“白鹤怨”也是互文,谓感伤别离的曲子,二者同义。上下句中的“汝”和“莫”是反复。作者一开始便运用互文与反复的辞格来刻划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不仅给人音乐感强的感觉,同时也渲染了离愁别苦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思别之苦的基调。
女主人公为什么那样心烦意乱,不愿倾听别人演奏曲子呢?她有什么心事呢?“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明珠般的星星和破璧般的新月正挂在高高的城头,天空中传来乌啼的哑哑声。夜闻乌啼该是吉祥之兆吧,预示着女主人公的心上人要归来,可事与愿违,偏偏是“人不见”,见不到自己心上的人回来,这就不能不使女主人公愁从中来。
现在夜尚未深,再等等,也许心上人还正在路上,未赶到家。
“堂中蜡炬红生花”,“蜡炬红生花”即烛花,语出陆游《遣兴》诗:“绿绮奏终香缕碧,乌丝书罢烛花红。”这里指点残的蜡烛心结成的穗。“门前绀七香车”,“绀
”,天青色的车幔。“七香车”,即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子。“博山”是香炉名。这三句写屋里点着蜡烛,门前停着装有天青色幔子的七香车,博山炉中的香烬都已经冷了,写得很有特色,只见物,不见人,而人寓于其中,情寄于言外。这三句既勾画出了夜未寐,守空房,思别君的特定环境,又点出了时间的推移。“夜长”与“香烬冷”,两者相得益彰,明写夜长,烬冷,暗写夜深。以上三句可以说,集中写一个“盼”字,由此看出思夫女子对郎君的思念之深和对于爱情的忠贞。然而盼来的又是什么呢?“悠悠荡子留倡家”。“悠悠”,眇远无尽的样子。“悠悠荡子”,这里指思妇的心上人。“留倡家”,却原来盼望的是一个负心的人,这怎能不使思妇怨恨呢?以下四句通过“织锦”传恨和“单棲”之苦来抒发思妇的怨恨和悲伤。“未忍”,不能忍受。“妾机尚余数梭锦”,言织锦已经织了很长时间,很多锦了。“织恨传情还未忍”,虽然一梭锦,一梭恨地织了很长时间,很多梭锦与恨了,但是思妇的恨还不能忍受,这里作者运用事物的反差,恨长锦短,恨多梭少来极言恨之深、恨难消。末尾两句的“城乌为我”和乌“知道”,是为了表意的需要,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单棲’用的是拟物,委婉含蓄,更能显示出思妇的孤独与寂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