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1260-1327)字伯长,庆元(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童子时即有文名,授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同修国史。至治元年(1321),迁侍讲学士。泰定四年(1327)卒。赠中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及《清容居士集》等。《四库全书总目》评袁氏云:“其诗格俊迈高华,造语也多工炼,卓然能自成一家……其著作宏寓,气象光昌,蔚为承平雅颂之声。文采风流,遂为虞、杨、范、揭等先路指导。其承前启后,称一代文章之钜公”。《元史》卷172有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