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邓林千里,不能无偏枯之木。论珍则不可以细疵弃巨美。”
本段大意:好的东西不能因有小缺点而不顾它的大优点。比喻对人应看其大的优点,不能苛察。邓林:《山海经》记载:夸父(神名)和太阳竞走,进入日中,口渴要喝水,到了渭河,把渭水喝干了,又往北想到大泽去喝,中途渴死了。死时把他的手杖扔了,手杖变成了邓林。按:邓林即桃林。这里泛指极美好的树林。偏枯:半身不遂之病。这里指病枯的枝干。本条大意:邓林广千里,如此之大,不能没有一棵生病的树。比喻大美之中,会有小瑕的。
同义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