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原文作者】:常建
【鉴赏】:
破山就是虞山,在今江苏常熟。破山寺是指当地的兴福寺。这首诗描写了这所山中古寺院清晨的景色。
第一、二句说:一大清早,诗人漫步走进了古寺。刚刚升起的太阳把山上高高的树林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第三、四句说:诗人沿着寺中蜿蜒的竹丛小路慢慢地向前走,一直走到了幽深的后院。原来禅房就掩映在这花木浓荫处。好一个幽静美妙的地方啊!禅房,指僧人念经拜佛的房舍。
第五、六句描写了寺院的山光湖色:诗人举目四望,寺院近处郁郁葱葱青山焕发出日照的光彩;鸟儿沐浴在朝晖中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近水潭,只见潭水澄清透明,倒映在水中的人影清晰可见。这空明清澈的水啊,仿佛把我的心也照得空灵明净,一尘不染了!
第七、八句是说:四周是多么寂静,世间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凡能发出声响的孔窍都叫籁。在这一片清空静谧的境界里,只有偶尔听到从古庙里传来的钟磬声,飘送着悠悠的余音。钟磬音是指寺院诵经、斋供时敲钟或击磬的声音。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山水诗,它不仅描写了山中古庙的美丽景色,而且写出了一种清雅、静穆、舒闲的气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一种宁静的心境。“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十分喜爱这两句诗,有一次他在青州一处山寺中过夜,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自己很想写出这样的诗句,便提起笔来苦思苦想,但始终没有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