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

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


【原文】: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原文作者】:刘禹锡

【鉴赏】:

在古代长江一带,民间流传着一种“踏歌”的歌调。唱歌时,人们都用脚踏地为节拍,一边走一边唱,很欢快,很热烈。刘禹锡在夔州当刺史时,就很喜欢这样的歌调,他还写了“踏歌词四首”,这是第一首。写的是一个美好的春夜里,一群女孩子边歌边舞,想逗引小伙子一起出来欢舞,但到了天亮,小伙子们仍然没来,女孩子们感到很失望。

第一句写景。春天的夜晚,月亮悄悄地出来了,柔柔地照着,江中涨满了春水,溶溶地与江岸齐平,大堤上宽宽阔阔,坦坦荡荡,一切是那样美好而且富有生机!

第二句写人。“袂”,衣袖。“连袂”,结伴的意思。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那些脱去又厚又笨的冬装,换上了薄薄的、轻柔的春装的女孩子们,在家中又怎么坐得住呢?她们欢快地结伴出游了,在宽阔的大堤上,手拉着手儿,边走边唱,忘记了女孩子的羞怯,把春天带来的欢乐,心中美好的情思,全都唱了出来。这种欢快热烈的场面,使我们看到了巴渝一带民间在春季的时候,男女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风俗。

第三句叙事。“欢”,是古代女子对自己喜欢的男子的爱称。女孩子们即兴抒怀,满怀美好和热情的希望,一句接着一句地唱着新词,想招引那些小伙子们一起对歌,一起欢舞,一同度过这个快乐的狂欢之夜。可是女孩子们唱啊唱啊,歌儿唱完了,新词唱尽了,还是不见小伙子们出来应和。他们是故意让女孩子着急呢,还是有事忙着出不来,或者他们跟本不想出来跟女孩子对歌呢?诗人没说,谁也不知道,但我们却可以想象女孩子唱歌的时间有多长,耐心有多大,歌唱尽后,心里有多失望,多难堪,多不安了。

第四句又写景。新词新曲终于唱完了,月儿不知在什么时候偷偷隐去了,天边已经可以看见灿烂美丽的彩霞了,天亮了!绿树绿枝沐浴在红艳艳的霞光里,树中栖息了一夜的小鹧鸪纷纷睁开惺忪的睡眼,高高兴兴地成双成对唱起歌来,多么清脆动人啊!这一句,用“红霞”二字,暗示我们,女孩子们可是一夜没睡,唱歌直唱到了天亮呢!用“鹧鸪鸣”三个字,暗示我们女孩子此刻的心情。因为鹧鸪鸟总喜欢雌雄对鸣,而女孩子们一夜唱歌,却终于没有得到小伙子们一声热情的对答,在这个时候听到树丛中的鸟儿在幸福地对鸣,女孩子们心里一定好羡慕、好落寞、好难受了!

这首诗先写景,中间是写人叙事,最后又回到景物上,诗人很巧妙地用景物创造了诗的环境,暗示了人物心情的发展变化和时间、事件的推移变化,写得很妙。语言也很平易清新,读来流畅自然,琅琅上口,又富有节奏感,是一首很好的踏歌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