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日


【释义】:

形容人少年聪慧;多指太子;也用以咏思念帝都、朝廷等。南朝梁·刘劭《幼童传》:“晋明帝讳绍,元帝太子也。初,元帝为江东都督镇扬州时,中原丧乱,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潜然流涕。帝年数岁,问泣故,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居然可知。’元帝念之。明日集群臣宴会,设以此问,明帝又以为日近。元帝动容,问:‘何故异昨日之言?’答曰:‘举头不见长安,只见日,以是知近。’帝大悦。”(引自《初学记》卷一)岑参《忆长安曲》之一:长安不可见,但见长安日。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之四: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