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借指平庸无才的人,也用于自谦或自伤不遇;或形容人远离名利之场,逍遥全身。《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满,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欧阳詹《寓兴》: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杜牧《郑瓘协律》: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薛能《早春归山中旧居》:归田语不忘,樗散料非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