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


【释义】:

因听有客人来,急于出迎,将鞋子倒穿。形容主人热情迎客;或形容拜访人而受到热情接待。《后汉书》:“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崔骃上《四巡颂》,帝叹之,谓侍中窦宪曰:‘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叶公之好龙也。可试见。’骃候宪,宪倒屣迎,笑谓骃曰:‘吾受诏交公,何得薄我哉!”’(引自《太平御览》卷四〇七)《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皮日休《初夏即事寄鲁望》: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王维《辋川别业》: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吴融《偶题》: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