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称誉人功成身退,及时归隐;也表现辞官家居。《汉书·疏广传》:疏广与其兄子疏受,在汉宣帝朝分别为太子太傅和少傅,在朝中引为美谈。“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吴筠《览古三首》之三: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白居易《高仆射》:二疏独能行,遗迹东门外。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