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形容人无辜蒙冤或入狱。《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别有一书名为《论释》,云: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因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喷啧
,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