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形容分隔两地的夫妇或爱侣相思、相聚等,也用以咏七夕风情。《文选·曹植〈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李善注引曹植《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日:‘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至今云织女嫁牵牛。”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元稹《古决绝词》之一: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杜甫《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