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同“魂”。


〔䰟〕字拼音是(hún),部首是鬼部,总笔画是14画

〔䰟〕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云、鬼”。

〔䰟〕字仓颉码是MMII,五笔是FCRC,四角号码是10513,郑码是BDZN

〔䰟〕字的UNICODE是U+4C1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487,UTF-32:00004C1F,UTF-8:E4 B0 9F。

字源字形

䰟(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䰟(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戶昆切頁碼303頁,第7字續丁孫

魂陽气也。从鬼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戶昆反頁碼754頁,第7行,第1字述

魂陽气也。從鬼云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戸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737頁,第3字許惟賢第760頁,第1

䰟陽气也。

陽當作昜。《白虎通》曰:䰟者,沄也。猶沄沄行不休也。《淮南子》曰:天气爲䰟。《左傳》。子產曰:人生始化曰魄。旣生魄。陽曰䰟。用物精多。則䰟魄強。

从鬼。云聲。

各本篆體作魂。今正。李文仲《字鑑》曰:《說文》本下形上聲。今作魂。右形左聲。如詞朗崩秋,《說文》本作䛐朖𡹔秌。今從𣜩變。又召字形在左則爲叨。含字聲在右則爲吟。字畫稍改。則爲別字。按李氏在元時猶見《說文》舊本。故䛐䰟等字不誤。今則大徐本皆作魂。惟小徐本作䰟。《廣韵》、《集韵》、《韵會》亦作䰟。乃乾隆閒汪啟淑刻小徐書。翦割俗刻《說文》之篆文付《梓人》。而抄本䰟字不可復見矣。是故刻書不可不愼也。䛐之必司上言下者,意內言外之象也。䰟之必鬼下云上者,陽氣沄沄而上之象也。曰云聲者,舉形聲包會意。戸昆切。十三部。

白话解释

魂,人的天生阳气。字形采用“鬼”作边旁,“云”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從鬼、云聲。從鬼,以表人離開身體而存在的精神;云聲,以示音讀。云像雲氣興起,有飄浮游蕩之義。二者相合,以表人死後,精氣游移不定。據此,則聲兼其義。隸書、楷書之形,均承篆文以定體。以上諸形,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兼會意。

魂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6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75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76頁
4說文校箋第385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63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30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23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49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2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6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7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311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093頁【補遺】第17382頁
14通訓定聲第312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78頁【崇文】第3109頁
16說文句讀第1237頁
17章授筆記第380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9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72頁,第2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鬼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6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461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1458頁,第24

《集韻》同上(同「魂」)。

注解

〔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鬼部

〔䰟〕字拼音是hú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云、鬼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ame as 魂) the soul, the spiritual part of man that ascends to heaven, the wits; the spiritual faculti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