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撇、点、横、横、撇折、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①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

②姓。


名词

1.中国周朝国名。

Kuai state;

郐,祝融之后, 妘姓所封 浍洧之间, 郑灭之。从邑,会声。 —— 《说文》

2.公元前769年为郑所灭,在今河南密县东北。

郐下(郐下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3.姓。


〔郐〕字拼音是(kuài),部首是阝部,总笔画是8画

〔郐〕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会、阝”或“会、⻏”,五行属木。

〔郐〕字仓颉码是OINL,五笔是WFCB,四角号码是87727,郑码是ODZY,中文电码是6778,区位码是5906

〔郐〕字的UNICODE是U+90D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072,UTF-32:000090D0,UTF-8:E9 83 90。

〔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706

〔郐〕字异体字是鄶、𨞡

字源字形

郐(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郐(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郐(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郐(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郐(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古外切頁碼210頁,第31字續丁孫

𨞡

𨞡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潧洧之間。鄭滅之。从邑會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古會反頁碼541頁,第1行,第2字述

𨞡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溱洧之間,鄭滅之。從邑會聲。

臣鍇按:杜預曰:「滎陽密縣東鄶城是。」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古會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79頁,第1字許惟賢第518頁,第6

𨞡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潧洧之閒。鄭滅之。

鄭詩諩曰:檜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檜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熒播之南。居溱洧之閒。祝融氏名黎。其後八姓。惟妘姓檜者處其地焉。後爲鄭桓公之子武公所滅。按鄶在外方之東。非外方之北也。熒播,依小顏《地理志》注引作播。《鄭語》云祝融其後八姓。妘姓鄢,鄶,路,偪陽也。鄶以祝融之後仍封祝融之墟。《左傳》黎爲祝融。《大戴禮》、《世本》皆云祝融之弟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弟四子萊言是爲妘鄶人。卽鄶之祖也。萊亦作求。妘亦作云:鄶亦作會。今河南許州密縣,古鄶地。

从邑。會聲。

古會切。十五部。按檜者,假借字也。《左傳》、《國語》作鄶。〈詩〉《釋文》曰:檜本又作鄶。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檜國=鄶。

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6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3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13頁
4說文校箋第268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58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92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604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45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7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64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265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214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683頁【補遺】第16995頁
14通訓定聲第2623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564頁【崇文】第2253頁
16說文句讀第858頁
17章授筆記第277頁,第1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3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42頁,第7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6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278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1265頁,第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外切,音檜 —— 國名。《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註】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

通作檜。《詩・檜風》〔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韻》:宋有鄶士隆。

注解

〔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鄶〕字拼音是ku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會、⻏

〔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uài] ⑴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密縣東北。⑵ 姓。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tate in today's Henan province (nom de famil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