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提、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横、横、竖钩、撇、点

①寒冷。~冽。~~。

②严肃,严正有威势。~然。~若冰霜。


形容词

1.形声。从仌( bīng )冰。禀( bǐng )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2.同本义。

cold;

癛,寒也。从欠,廩声。字亦作凛。又作懔。 —— 《说文》其性为凛。 —— 《素问·五运行大论》。注:“寒也。肾之性也。”寒则凛冻。 —— 《风俗通·究通》凛凛寒风升。 —— 潘岳《悼亡诗》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 潘岳《闲居赋》

凛冽(非常寒冷);凛栗(因寒冷而颤抖);凛秋(寒冷的秋天);凛气(寒气);凛寒(寒冷)

3.严肃而可敬畏。

severe; awe-inspiring;

凛者,颜色惧貌。 —— 《埤苍》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 ——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凛凛敛敛(威严而使人敬畏的样子);凛如(严肃);凛严(严肃);凛畏(敬畏);凛如(令人敬畏);凛严(敬畏的样子)

4.畏惧。

afraid;

凛乎其不可留也。 —— 苏轼《后赤壁赋》

凛畏(畏惧);凛栗(恐惧;惊恐)


〔凛〕字拼音是(lǐn),部首是冫部,总笔画是15画

〔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禀”,五行属水。

〔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仌( bīng )冰。禀( bǐng )声。本义是剌骨的寒冷。

〔凛〕字仓颉码是IMYWF,五笔是UYLI,四角号码是30191,郑码是TDJB,中文电码是0412,区位码是3361

〔凛〕字的UNICODE是U+51D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955,UTF-32:000051DB,UTF-8:E5 87 9B。

〔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3284,属次常用字

〔凛〕字异体字是凜、澟、癛、癝、𠘅、𠘐、𠘟、𡬜

字源字形

凛(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稔切頁碼383頁,第7字續丁孫

𠘡

癛、凜

𠘡寒也。从仌廩聲。

朱駿聲《通訓定聲》:「字亦作凜。」《集韻・𡪢韻》:「凜,或从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力甚反頁碼929頁,第6行,第3字述

𠘡寒也。從仌廩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稟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282頁,第6字許惟賢第993頁,第6

𠘡𠘡𠘡,

依《文賦》注補二字。

寒也。

引申爲敬畏之偁。俗字作懍懍。

从仌。廩聲。

力稟切。七部。

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6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96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27頁
4說文校箋第50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5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66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2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65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3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00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48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02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306頁【補遺】第17720頁
14通訓定聲第38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998頁【崇文】第3989頁
16說文句讀第1634頁
17章授筆記第472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0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59頁,第6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冫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7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33頁,第43

標點整理本: 第60頁,第45

《唐韻》:力稔切;《集韻》、《韻會》、《正韻》:力錦切,𡘋音廩。《說文》:寒也。《玉篇》:凛凛,寒也。《韻會》:凄淸也。

《集韻》或作𤺡。

注解

〔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冫部

〔凛〕字拼音是lǐ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冫、禀,五行属

〔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仌( bīng )冰。禀( bǐng )声。本义是剌骨的寒冷。

〔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ǐn] ⑴ 寒冷⑵ 严肃,严正有威势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to shiver with cold or fear froid, stric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